郑鹄志
- 作品数:3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纳米金对碳点荧光猝灭的研究
- 2015年
- 实验发现纳米金(AuNPs)能有效地猝灭碳点(CDs)的荧光.考察了CDs质量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多种因素对荧光猝灭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猝灭常数为9.1×108 L/mol.此外,加入猝灭剂AuNPs前后CDs的荧光寿命基本不变;且随温度升高,猝灭常数减小.因此,推测AuNPs对CDs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
- 沈冬君郑鹄志隆异娟
- 浅议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与策略被引量:14
- 2012年
- 分析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的含义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的分类,提出了开发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和策略.
- 郑鹄志卢一卉
-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
- 1株产灵菌红素家族红色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性质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通过薄层层析、质谱和光谱扫描对色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在30℃培养时,色素产量较高。该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优于其他有机溶剂,在530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该红色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无抑菌作用;对极端pH值较敏感,尤其是强碱性pH值。且其光和热稳定性良好,耐氧化能力较强,耐还原能力较弱;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Cu^(2+)的消色作用最明显。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RNA序列一致。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色素的分子质量为324.2,与灵菌红素的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但光谱扫描结果与其不一致。
- 李春燕牟希张媛陈瑶杨大成郑鹄志郑波周佳海蒋勇军谢建平
- 关键词: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色素RRNA
- 数字比色分析的教学方法、系统及样品室
- 本发明涉及数字比色分析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字比色分析的教学方法、系统及样品室。包括:获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获取样品浓度与R、G、B值的标准曲线方程;设置并检测未知样品获得相对应的未知样品的浓度;根据检测误差作...
- 隆异娟郑鹄志
- 荧光素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新体系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 该论文分为两部分:综述和研究报告.第一部分综述了核酸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建立了荧光素电化学发光新体系和荧光素化学发光新体系,分别应用于研究家兔体内的铜代谢过程、药物溶出过程和测定尿液中尿酸含量.
- 郑鹄志
- 关键词:荧光素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微透析猝灭
- 文献传递
- 基于荧光素衍生物模拟酶活性酶促级联放大策略检测β-半乳糖苷酶和肿瘤标志物
- 我们以无催化活性的荧光素-二-β-吡喃半乳糖苷(FDG)为探针,在β-半乳糖酶作用下,生成有可见光触发氧化酶活性的荧光素-二-β-吡喃半乳糖苷(FMG)和荧光素;加入TMB,在LED照射下发生显色反应。通过这一酶促级联放...
- 孙超群郑鹄志
- “取竞通优”——第2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的赛后总结与思考被引量:3
- 2022年
- 以参加第2届“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的经验为基础介绍我院参赛科普项目的设计及其实施。同时,通过回顾、总结本次赛事展示该赛事在激励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结合竞赛经验,从赛后延伸工作、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提出推进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建议。
- 隆异娟龚成斌任文山郑鹄志
- 关键词:科普化学实验教学
- 基于木瓜蛋白酶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尿酸检测被引量:2
- 2017年
- 木瓜蛋白酶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蓝色的显色反应。结合尿酸酶和木瓜蛋白酶构建了一个比色检测尿酸(UA)的新方法。其检测过程受pH、温度、TMB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最优的检测条件分别为pH 3.0、温度为30℃、TMB浓度0.80 mmol/L及反应时间2 h,线性范围为20~200μmol/L,检出限2.4μmol/L。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人血清样品的尿酸测定。
- 万冬梅郑鹄志隆异娟
- 关键词:木瓜蛋白酶尿酸
-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 研究考察了鲁米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行为.发现鲁米诺在修饰电极表面的ECL比裸电极表面强,但最大发光电位基本一致;pH值不同,最大发光电位不同,修饰电极表面发光强度与裸电极表面发光强度之...
- 胡玉斐郑鹄志章竹君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发光鲁米诺电化学发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肿瘤治疗作用的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肿瘤治疗作用的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其是先以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MSNs)负载阿霉素,再用碳酸氢盐处理,即制得“纳米炸弹”。当药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溶酶体后,溶酶体中的H<Sup>+</Sup...
- 郑鹄志杨利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