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卿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采矿工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013年
-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煤炭开采突出的行业特性,结合紧缺人才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目前采矿工程紧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采矿工程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对采矿工程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课程设置应突出使用、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及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等几点建议,为今后紧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借鉴。
- 韩颖张飞燕李东印郭健卿
- 关键词:采矿工程
- 特软易片帮煤层巷道锚注改性增强技术研究
- 2003年
- 通过对特软易片帮煤层巷道应用锚注改性增强技术进行二次耦合补强技术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相应工程治理的理论依据,为该类巷道的支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郭健卿
- 关键词:松软煤层巷道支护
- 煤炭地下气化同轴管道装置及其气化方法
- 煤炭地下气化同轴管道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并位于钻孔周围的支架,钻孔内设置有冲孔管,冲孔管下端伸入到煤层上部边缘,冲孔管上端同轴向连接有下外管,下外管的下端伸入到钻孔上端口内并与冲孔管上端螺纹连接,下外管上设置有上外管,...
- 苏发强张文艳南华刘少伟张辉郭健卿
- 三软煤巷支护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煤矿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是煤矿开采等地下工程维护中的一大技术难题,从对新义煤矿的现场观察来看,巷道围岩应力较大,变形严重,顶梁压弯,棚腿倾斜,而巷道底鼓也尤为突出,因此支护难度很大。文章结合该矿具体地质条件,通过对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支护技术方案,对现场巷道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吕磊郭健卿苏发强
- 关键词: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三软煤巷新义煤矿
- 高坑矿西风井井筒稳定性监测被引量:3
- 2001年
- 通过井筒稳定性的量测与分析 ,认为高坑矿西风井井筒虽已偏斜、错位 ,但井筒的纵向、横向稳定性均能满足规定要求 。
- 黄小广郭健卿
- 关键词:煤柱井筒风井地表沉陷有害气体
- 钻进过程中孔壁瓦斯涌出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出于预测煤巷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连续流量法研究的需要,以Darcy渗透定律为基础,分析了钻进过程中孔壁瓦斯动态涌出的特点,并在一定的简化和假设条件下,以FLAC3D为工具,建立了孔壁瓦斯动态涌出的Mohr-Coulomb圆柱体渗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孔壁瓦斯涌出速度随钻进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停钻瞬间达到最大;孔壁累计瓦斯涌出量也随钻进深度的增加持续增大。
- 韩颖张飞燕郭健卿蒋承林
- 关键词:钻进过程孔壁瓦斯涌出FLAC3D
- 侧压系数对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应力场中侧压系数对围岩应力场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经过数学力学分析得出:当1<λ<3时,巷道周边只有压应力;当λ>3时,巷道周边应力既有压应力又有拉应力。压应力主要分布在巷道的两帮,拉应力主要分布在巷道的顶、底板,且呈对称分布。焦煤公司九里山煤矿原15回风巷道周边的分布和变形说明,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
- 郭健卿杨子泉杨洪彩
- 关键词:圆形巷道侧压系数压应力拉应力
- 基于数值模拟的锚杆锚固端力的传递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首先指出锚杆锚固端的剪应力是非均匀分布的,其分布是一个随锚杆破坏而变化的过程。树脂的破坏首先从锚固段的自由端一侧开始,随后随着围岩变形逐渐向锚固端一侧发展直到完全破坏。文章根据FLAC 3D的模拟结果,总结了锚固端各测点的位移、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随着在锚杆破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锚杆的拔出过程是逐渐滑移到突然整体失稳的过程。
- 王永平郭健卿
- 关键词:锚固机理数值模拟应力分布
- 赵固二矿瓦斯赋存特征及突出危险性被引量:4
- 2009年
- 新建矿井建设前必须确定其煤层突出危险性。依据地勘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了赵固二矿瓦斯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邻近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发生情况,应用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对赵固二矿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标高-900m以浅,赵固二矿二1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 韩颖张飞燕郭健卿陈新明
- 关键词:瓦斯赋存瓦斯突出
- 赵固二_(1)煤样冲击倾向性与声发射特征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灾害之一,煤岩体冲击倾向性指数是煤岩体的自然属性,利用RMT-150B伺服试验机对赵固二_(1)煤样进行冲击倾向性指数测试,在加载过程同步进行声发射信号检测,分析煤样冲击倾向性指数、关联性及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煤样受载变形破坏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声发射事件,当载荷接近煤样峰值强度时宏观裂隙逐步形成,声发射活动异常活跃,声发射幅值、计数和能量均达到最大值,且超前于峰值强度3~17 s,声发射计数和能量累计曲线出现突变现象,可以作为判定煤样临近破坏前兆信息,与峰值前相比峰值后的声发射幅值、计数、能量有所降低。煤样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峰值前积蓄能量呈正相关性,与冲击能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呈负相关,可以采用线性拟合来表征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峰值前积蓄能量的特征。煤样抗压强度越高、弹性模量越大,积蓄弹性能越高,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强度也就越大。对于煤层进行弹性能指数鉴定时,采用声发射同步检测煤样损伤演化过程,依据声发射突变信号作为卸载点更有利确定样弹性能指数。赵固二_(1)煤样单轴抗压强度为53.0 MPa,弹性模量为4.21 GPa,冲击能量指数5.45,动态破坏时间为708 ms,弹性能指数为16.44,综合评定二_(1)煤为(Ⅲ类)强冲击类型煤层。
- 冯志杰苏发强苏发强郭健卿
- 关键词:冲击地压煤样单轴压缩声发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