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智
- 作品数:79 被引量:54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髌骨双侧斜位在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 赵建文郭永智刘智
- 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萎缩性骨不连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技术.方法1999年6月-2009年6月,应用附加钢板合并开放植骨治疗12例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萎缩性骨不连.小切口微创清除骨折端肉芽组织,硬化骨去皮质化,足量髂骨纵形平铺于骨不连间隙和骨皮质骨床上,选择5~6孔钛合金限制接触型动力接骨板,3.0 mm克氏针钻孔,4~6枚皮质骨螺钉双皮质固定.术后保护性负重,1,3,6,12个月临床与影像学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随访时问7 ~26个月,平均17.4个月.取髂骨植骨并附加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共50~120 min,平均77.5 min;出血量150~350 ml,平均252 ml.术后供骨区疼痛9例,7例1个月内缓解,2例3个月后缓解.临床骨性愈合时间5~9个月,平均7.1个月;影像学愈合时间7~12个月,平均9.4个月.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结论附加钢板合并植骨适用于髓内钉固定后股骨干骺端骨不连、AO分型B型骨折骨不连、骨缺损〉1 cm以及扩髓更换髓内钉失败的萎缩性骨不连.
- 张建政刘智孙天胜郭永智李京生任继鑫胥少汀
- 关键词:股骨骨折髓内
- 经皮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AF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使用经皮空心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的21例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患者...
- 张志成李放孙天胜刘智郭永智李连华
- 关键词:经皮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预测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北京城区6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的112例髋部骨折患者和同时期体检或门诊部收治的60例正常老年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填写调查表,研究人员统一质量控制和回收表格,对影响髋部骨折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摔倒、脑血管事件、女性、既往骨折史、体重轻、吸烟、骨密度低与髋部骨折的发生呈正相关。而牛奶摄人量多、户外运动量大、生活自理能力强和髋部骨折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摔倒、脑血管事件、女性、既往骨折史、体重轻、吸烟、骨质疏松、常喝牛奶、常做户外运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强与北京地区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郭永智王晓伟刘智周猛孙天胜
-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
- 弹性髓内针治疗桡骨骨折
-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治疗成人桡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2005年,应用弹性髓内针治疗23例桡骨骨折,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34岁,闭合性骨折20 例,开放性骨折3例,均为Gustilo Ⅰ~Ⅱ型。...
- 刘智赵亮李京生郭永智
- 关键词:弹性髓内针治疗桡骨骨折
- 组织工程方法异体骨复合物修复关节置换时骨缺损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观察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异体骨复合物修复关节置换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5例因多种疾患施行初次髋、膝或肩关节置换术,假体受区有骨包容性缺损需植骨。将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异体松质骨体外构建成复合物,即刻植入骨缺损区,然后再置入假体。结果:平均随访40个月。术后移植骨新骨替代较快,无吸收,骨缺损修复满意,假体无松动。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异体骨构建成复合物,使坏死区成骨能力增强,可作为修复关节置换时骨缺损的一种选择。
- 李亚非姚建华常红星王瑞旻郭颖张路松孙国绍齐立海汪琦马文辉郭永智张建政时述山
- 关键词:人工关节外科关节置换骨缺损组织工程方法
- 扩髓更换髓内钉与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肥大性骨不连
- 目的 探讨扩髓更换髓内钉与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肥大性骨不连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998年4月至2009年6月收治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肥大性骨不连患者20例,11例扩髓更换髓内钉,9例保留髓内钉附加钢板固定.两组性别、...
- 张建政孙天胜刘智郭永智李京生任继鑫胥少汀
- 关键词:髓内钉骨不连
-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和疗效分析
-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肘关节损伤,属于关节内骨折.目前多主张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关节面的解剖结构,恢复肱骨远端的框架结构,期望获得一个无痛且功能良好的肘关节.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肘关节的功...
- 郭永智刘智李绍光李连华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钉内固定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变化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b)变化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名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的老年(>60岁)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d1所做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输液情况,了解它们对围术期患者Hb变化的影响。结果 98名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3±10.5)min,术中失血量(17.2±8.9)ml。平均Hb,术前输液后(113.0±15.0)g/L、术后d1(108.4±12.4)g/L均较入院时(122.3±15.4)g/L有所变化(P<0.05)。患者平均红细胞比容(Hct),入院时(38.2±5.2)%、术前(34.1±4.1)%和术后d1(34.0±3.9%)(P>0.05)。术后Hb<100 g/L的患者由入院时的9人增加至术前的18人,术后d1增加至30人(P<0.05)。5人术后d1的Hb<80 g/L,给予输血治疗。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围手术期Hb下降的真实原因可能是术前输液对血液的稀释作用,并不需要即刻输血。对于入院时Hb<100 g/L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需监测围手术期Hb变化情况,积极行输血治疗,避免发生术后贫血。
- 张阳彭城刘智郭永智桑大伟王立伟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空心钉血红蛋白术后贫血
- 治愈多种细菌协同性坏疽1例被引量:1
- 1997年
- 黄祥李京生王大雄郭永智刘树清
- 关键词: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