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莲姬

作品数:60 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值模拟
  • 10篇气溶胶
  • 10篇气温
  • 10篇气象
  • 7篇对流云
  • 6篇水汽
  • 6篇热带
  • 6篇降水
  • 5篇数浓度
  • 5篇污染
  • 4篇平流层
  • 4篇气候
  • 4篇气象站
  • 4篇微物理
  • 4篇流层
  • 4篇卷云
  • 4篇大气气溶胶
  • 3篇云凝结核
  • 3篇水汽输送

机构

  • 53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南京气象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辽宁省人工影...
  • 2篇北京市人工影...
  • 2篇浙江省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河北省人工影...
  • 1篇海南省气象局
  • 1篇山西省人工降...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 1篇石家庄市气象...

作者

  • 60篇金莲姬
  • 15篇银燕
  • 6篇严家德
  • 5篇李嘉鹏
  • 5篇朱彬
  • 5篇王巍巍
  • 5篇丁裕国
  • 5篇郭建侠
  • 4篇翟晴飞
  • 4篇王咏青
  • 4篇王静
  • 3篇张成竹
  • 3篇朱士超
  • 3篇张彬
  • 3篇王革丽
  • 2篇刘晶淼
  • 2篇杨素英
  • 2篇王咏薇
  • 2篇李欣
  • 2篇赵德龙

传媒

  • 6篇大气科学
  • 5篇气象科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气候与环境研...
  • 4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气象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广西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RF模式对一次热带深对流系统的模拟研究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和1°×1°NCEP全球分析资料对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北部Tiwi岛上的一次热带深对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网格分辨率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
李嘉鹏银燕金莲姬张成竹
关键词:WRF
小型水体对气温观测环境影响的初步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水体对气温观测环境的影响,应用WRF中尺度模式,通过对四季晴天小风、阴天大风背景天气下有无水体算例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了浙江青山湖水体(6.5 km2)对周边2 m高度处气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冬季天气条件通常较稳定,水体对下风方的影响最为明显;春、秋季节水体对下风方的影响次之,夏季局地热力环流复杂,水体对下风方气温影响不若其他季节明显。(2)青山湖水体对下风方约5 km内的气温可能产生明显影响,非下风方缩短为0.4 km。(3)水体面积越大,对周边气温影响距离越大。(4)当风速大于6.2 m·s-1时,水陆热力性质差异迅速被平流项输送携带走,水体对下风方气温影响不明显。而湍流扩散项则将水体与陆面热力性质的差异向上传递,湍流强度大于0.5 m2·s-2时,水体对下风方气温的影响不明显。
王咏薇齐德莉邱阳阳金莲姬郭建侠
关键词:观测环境气温风速湍流强度
青藏高原对流系统水汽输送数值模拟
平流层水汽具有较长的驻留时间,所以平流层水汽含量的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强迫作用.青藏高原是平流层下层水汽的一个主要源区,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湿对流系统能把水汽输送到对流层中上层和平流层下层,是高层水汽的一个重要输送方式,有研究表...
朱士超银燕金莲姬
关键词:青藏高原对流云水汽输送数值模拟
浅谈探测环境对气象要素测量值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气象探测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事业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现象日趋严重,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很大威胁,甚至有些台站的探测环境已受到城市扩张影响。在此,主要从气象探测环境对气象要素测量值影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2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气象探测环境对气象要素测量值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说明了保护探测环境的意义及对以后工作的展望。
李欣金莲姬郭建侠
关键词:探测环境城市化气象要素
热带深对流云对CO、NO、NO_x和O_3的垂直输送作用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ACTIVE(Aerosol and Chemical Transport in tropIcal con VEction)外场试验期间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地区取得的CO、O3、NO和NOx飞机探测资料,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果,分析这几种气体成分在对流卷云砧内外的分布情况,并探讨热带深对流云对于污染气体的垂直输送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孤立对流云卷云砧中,云砧内部O3、NO、NOx浓度均大于云外;而CO则不同,只有在近地面浓度高时才如此,在近地面浓度较小时,卷云砧内部的浓度反而小于云外。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两类气体分布差异的原因,发现CO主要借助深对流云将对流层下层以及对流云周围环境中的CO夹卷并动力垂直输送到对流云顶部卷云砧中,而对于O3、NO和NOx来说,除了上述作用以外,还可能与对流云内部其他物理机制(如闪电),造成新的O3、NO和NOx有关,这些新生气体随着风暴内部强烈的上升气流被最终输送进云砧中。
银燕曲平金莲姬陈宝君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季风
气象探测环境等级评估方法及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1990,1994,2000,2005,2011,2013年夏季北京地区Landsat卫星资料、2009年数字高程资料计算气象站周边景观指标参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气象站周边景观指数、建筑物高度及天空可视因子等参数能对气象探测环境的结构配置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此外,景观指标参数和气象要素相关分析表明:对气温变化影响较大的景观指标参数主要有城镇面积、水体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最大斑块占城镇面积比例、蔓延度指数、平均分维数和天空可视因子。对绝对湿度影响较大的景观指标参数为城镇面积、水体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最大斑块占城镇面积比例、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和天空可视因子。对小风占比影响较大的景观指标参数仅为水体面积、最大斑块指数和最大斑块占城镇面积比例。基于以上统计结果,提出了一套对探测环境进行评估的方法——景观指标评估法。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1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周围环境对观测资料影响程度最小的站为怀柔站;环境影响最大的站为丰台站、朝阳站。
王成刚魏夏潞严家德金莲姬
关键词:探测环境
2011年6-8月平流输送对黄山光明顶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基于单条后向轨迹的输送概率场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场,设计了一种可以评估该轨迹对污染物的平流输送强度参数.利用2011 年6-8 月光明顶CO 和O3 浓度资料对该参数进行了验证,进而分析了该观测时段平流输送对光明顶污染物的影...
张磊金莲姬朱彬银燕
利用黄山地区地基观测对FY-2E云分类的检验和验证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及周边地区的地基观测云状结果与风云二号E(FY-2E)静止卫星云分类产品,分析了二者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结果为晴空陆地、层积云/高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密卷云、卷层云和积雨云时,卫星产品的匹配率分别为94.05%、45.92%、20.33%、3.01%、0%和0%;FY-2E静止卫星容易将积雨云识别成卷层云,密卷云或层积云/高积云产品,而易将大部分的雨层云识别成卷层云,密卷云和层积云/高积云产品;若天空为双层云并且中云为高积云时,那么"低云-高积云-无高云"天空条件时的高积云匹配率要高于"无低云-高积云-高云";而当中云为高积云,同时存在低云和高云时,那么"层积云-高积云-高云"天空条件时的层积云/高积云产品匹配率要高于"非层积云(积云或积雨云)-高积云-高云";其次,虽然地基观测结果中包含大量积云时刻,但卫星云分类产品中不包含积云产品。
杨牧田金莲姬
关键词:云分类
云并合过程中物理特征演变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云并合过程中物理特征的变化对云降水过程的演变至关重要,对降水的短时预报和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新一代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对2005年5月5日发生在贵阳的一次云并合过程进行模拟,结合雷达观测资料以及MICAPS资料,分析了降水对流云的合并过程,及其伴随的各种物理特征的演变。研究发现,积云的并合过程具有多样性,包括相邻孤立对流单体的并合,对流单体和对流云团的并合,相邻对流云团并合形成大范围降水系统等不同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的并合过程中,层结曲线变化都表现为在并合过程中不稳定能量释放,由并合前不稳定层结转为并合后趋于较稳定,特别是中层趋于中性,这有利于优势发展尺度向较长尺度转移。物理特征都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在刚发生并合和完全并合前后对流中心的最大降水量增幅最为剧烈,最大垂直气流速度与最大降水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并合发生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普遍减小。而平均垂直气流速度在开始并合及完全并合后普遍减小,但整个云体所在区域的平均降水量总体多呈增加的趋势。
吕玉环李艳伟金莲姬何彩芬
关键词:数值模拟
近20年来我国夏季强对流云顶气压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最新的D2云气候资料集,分析了1988至2007年6-8月我国云顶气压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并结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均一化历史气温、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强数据集,进行了相关分析,讨论了其变化成因。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夏季强对流云顶气压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地区、甘肃、云南、两广沿海、四川中西部和内蒙古中部较低,云顶发展较高。新疆天山以北和华北地区的变化趋势最明显,其中,新疆天山以北地区云顶气压降低,云顶高度升高,主要与该地区变暖变湿有关;而华北地区云顶气压升高,云顶高度降低,这很可能是由于该地区气溶胶含量的增加造成的。
徐寅金莲姬许潇锋
关键词:ISCCP强对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