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运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农村
  • 6篇金融
  • 5篇农村金融
  • 2篇中国农村金融
  • 2篇生态
  • 2篇农村金融改革
  • 2篇金融改革
  • 2篇金融生态
  • 1篇担保
  • 1篇担保体系
  • 1篇担保形式
  • 1篇多元博弈
  • 1篇信用
  • 1篇信用担保
  • 1篇信用体系
  • 1篇融资
  • 1篇融资体系
  • 1篇审视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金运
  • 5篇韩喜平

传媒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及趋势审视被引量:4
2014年
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扭转了旧体制和旧框架下的颓废态势,并呈现出新的改革特征和趋势。集中表现为:改革范式上,机构范式与功能范式包容共生;改革路径上,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协同发展;改革目标上,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革新坐标上,大力发展农村民生金融;改革效果上,从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演进。基于此,对今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点及趋势作出了科学研判。从经验价值上看,全面、客观、科学地把握和利用农村金融改革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审时度势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金运韩喜平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功能范式民生金融金融生态
扶贫开发的金融制度安排被引量:14
2014年
金融是扶贫开发的核心要素、有效手段和重要杠杆。而赋予金融这一功能就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与之相匹配。鉴于扶贫开发的性质和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特殊情况,应从信贷对象的特征进行金融供给上的调整和改进,同时,要更加注重信贷市场层次性和金融扶贫的衔接路径,处理好微观与宏观两个金融市场的关系,确保以农户扶贫为导向的微型金融和以项目扶贫为导向的政策金融两只脚同步推进。
金运韩喜平
关键词:扶贫开发金融扶贫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
农村金融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框架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看,农村金融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时期,农村金融的外部条件...
金运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改革改革逻辑
文献传递
二元结构下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系构建被引量:8
2015年
农田水利性质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主体进而影响投融资结构并决定着农田水利建设的格局。通过对农田水利公共品性质及国家投融资的主体地位变化分析,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现状,发现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结构呈现大型灌区国家主导、金融资本配套模式与中小型农田一事一议、投工投劳、民办公助模式并存的二元结构,而且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结构受限。为此,从财政投入、金融支持、民间参与、农民投劳等四大资本视角进行优化,建立起政府主导、财政投入与政策引导同步的新机制,进而构建起多元化主体、多渠道供给、多层次支持的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新格局。
韩喜平金运
关键词:农田水利投融资体系农村公共品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进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繁荣和现代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金融生态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缺陷,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进应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着手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口。
金运韩喜平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农村金融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被引量:73
2014年
健全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对于破解农户"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从农村金融供给二元结构出发,基于信用担保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研究视角,在厘清信用担保形式的内涵和边界的基础上,构建了"二元结构,四种层次,n类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认为当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的核心是担保形式的创新,下一阶段的突破点是抵押担保深化和信用资源开发。
韩喜平金运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用担保担保体系信用体系担保形式
开放条件下农村金融市场多元主体博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在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优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金融供给格局正在由低水平的非均衡关系向高水平的均衡关系演进,由传统农村金融市场向现代农村金融市场过渡。然而,在论证方法上表现为重复博弈、动态博弈的传统二元主体纵向博弈缺乏对农村金融市场多元主体横向博弈格局的解释力度。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与完善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与均衡过程,农村金融市场合理的博弈分析应该是在保证多元主体博弈前提下的纵向深度博弈。
金运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博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