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清木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系统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钟清木叶韵斌张其忠
- 关键词:谷胱甘肽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多药耐药
- 多药耐药基因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检测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前后MDR1、LRP、MRP、TopoⅡα的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诱导化疗前后MDR1、LRP、MRP、TopoⅡ α的mRNA表达进行测定。化疗方案为:平阳霉素16mg/m2,第1~10天,休息2周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同时存在多种MDR基因mRNA超表达的现象,其中MDR1 mRNA的平均表达率为(0.86±0.95),LRP mRNA的平均表达率为(1.57±0.81),MRPmRNA的平均表达率为(1.26±0.69);且MDR1 mRNA在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表明口腔鳞癌多药耐药性与内在性耐药有关。(2)MDR1、LRP、MRP及Topo Ⅱα的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化疗有效者MD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效者(P<0.05),而LRP、MRP及TopoⅡα的mRNA表达在二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口腔鳞癌的多药耐药性涉及到MDR1、LRP、MRP等多种基因的表达,但只有MDR1的mRNA表达与平阳霉素化疗反应性呈负相关。
- 钟清木叶韵斌陈强陆伟张其忠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口腔鳞癌药物疗法
- MDR相关蛋白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检测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前后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拓朴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蛋白质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34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诱导化疗前后P-gp,LRP,MRP,TopoⅡα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测定。化疗方案为平阳霉素16mg/m2,第1-10天。结果 ①口腔鳞癌临床化疗有效率为20.6%,其中CR 1例、PR 6例、NC 26例、PD 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g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对平阳霉素化疗的敏感性呈负相关(P=0.041),而LRP,MRP,TopoⅡα的蛋白质表达均与化疗反应无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单因素分析发现化疗有效者的P-g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效者(P<0.05),而LRP、MRP及TopoⅡα蛋白质表达在二者并无显著差异;②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同时存在多种MDR相关蛋白超表达的现象,其中P-gp平均表达率为27.7%±30.2%,LRP为41.1%±17.9%,MRF为43.9%±16.1%;癌组织的MDR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同时,它们在化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差异,表明口腔鳞癌的多药耐药性与内在性耐药有关;③P-g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分化越好,表达水平也越高(P<0.05),但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而LRP、MRP?
- 钟清木叶韵斌张其忠陈强李洁羽周智锋
-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流式细胞术
-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NSCLC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范围。方法 对291例NSCLC患者治疗前行纵隔CT增强扫描,分析纵隔各分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探索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规律。结果 152例右肺NSCLC患者中发生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4例,发生率15.8 %,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0例,发生率6.6 %,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是同侧肺门淋巴结,为59.2 %,其次为4R区(56.6 %)、1~2R区(36.2 %)、7区(33.6 %)、4L区(20.4 %)、10~11L区(5.9 %)、6区(3.9 %)、5区(2.0 %)、1~2L区(2.0 %),左肺NSCLC 139例中发生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2例,发生率15.8 %,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例,发生率5.8 %,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也是同侧肺门淋巴结,为54.0 %,其次是7区(33.8 %)、4R区(26.6 %)、4L区(24.5 %)、1~2R区(15.8 %)、 5区(10.8 %)、6区(9.4 %)、1~2L区(5.8 %)、10~11R区(5.0 %)。结论 左右肺叶NSCLC具有不同高危纵隔淋巴结转移区域,对这些高危区域进行选择性预防照射,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
- 钟清木陈子龙王开铭
- 关键词:放射疗法放疗靶区
- 多药耐药基因及其产物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研究目的:检测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前后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情况及肿瘤细胞的DNA增殖周期,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
- 钟清木
- 关键词:口腔鳞癌多药耐药性逆转录PCRP-糖蛋白肺耐药相关蛋白
- 文献传递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67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技术对食管癌放疗的疗效。方法:根据食管钡餐造影和CT片所示肿瘤实际范围,模拟机下定位设计照射野,采用60 Co-γ线常规3野外照射。常规组180CGy次/,1次/d,5次/W,总剂量为66.6Gy/37分次/7.4周完成,后程加速组前程180CGy次/,1次/d,5次/W,剂量达43.2Gy/24次/4.8周后改为150CGy次/,2次/d,间隔6 h以上,10次/W,总剂量为67.2Gy/40分次/6.4W完成。结果:后程加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3%和44.1%,常规组分别为48.5%和21.2%,后程加速组与常规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8,P<0.05)。治疗中常规组的急性食管炎和气管炎为18.2%和15.2%,后程加速组为20.6%和17.6%,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经积极对症治疗均可耐受,顺利完成疗程。后程加速组死于局部复发占57.8%,淋巴结或远地转移占36.8%,出血占5.3%,常规组死于局部复发占73.1%,淋巴结或远地转移占23.1%,出血占3.8%,后程加速组死于局部复发比例较常规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31,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照射方法。
- 王开铭李艾恩钟清木
- 关键词:食管癌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