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滨 作品数:31 被引量:122 H指数:7 供职机构: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黑龙江省2004-2009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黑龙江省2004-2008年风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4年报告的发病率0.38/10万上升至2008年的8.61/10万,2009年报告病例有所下降,为3.53/10万,发病高峰季节为3~6月,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逐渐向高年龄组转移。结论黑龙江省近年风疹发病呈上升趋势,成人将成为危险人群。应加强风疹监测控制和免疫策略研究,降低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的发生,减轻麻疹监测和控制工作的负担。 薄芳 马玉杰 闫滨 安立志 宋婧 赵亚双关键词:风疹 流行病学 哈尔滨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哈尔滨市2011年AEFI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哈尔滨市共报告188例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6.7%;下半年报告的病例占全年总数的72.9%;年龄≤1岁和1岁<年龄≤2岁组报告病例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2.0%和36.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因接种针次多,AEFI发生数也最多,占总数的49.5%;一般反应中,报告最多的是发热、红肿、硬结,占85.1%。结论哈尔滨市AEFI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调查表及时上报率等监测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今后应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和督导检查,在乡级单位开展网络直报,进一步提高AEFI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叶昕 闫滨 高士锐 马玉杰 薄芳 李岩 徐虹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黑龙江省1999—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2010年 为了解黑龙江省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99—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黄鹤 闫滨 孙兆丹 高士锐 吕珀 张世婷 王晗 宋靖关键词:麻疹 1995~2004年黑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李宏光 闫滨 周雪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流脑 黑龙江省2014年1~29岁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2017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2014年1~29岁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方法在国家级疾病监测点抽取黑龙江省7个区(县),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个村委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9岁目标人群,共调查908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喉抗体。结果白喉抗体阳性率为69.38%,平均浓度为0.89IU/m L。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15~29岁人群抗体水平最低。结论预测黑龙江省近几年不会有白喉的流行。 黄鹤 马玉杰 闫滨 薄芳 所佳宁 孙兆丹 焦阳关键词:白喉 抗体 黑龙江省2009~2012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0%~50%的病例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易被人们忽视,成为潜在的传染源.风疹本身并不严重,但风疹病毒易导致孕妇怀孕期间的致畸性[1].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对胎儿产生先天性损害,若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经血或胎盘侵犯胎儿机体,导致自发流产、死产或胎儿感染,当胎儿感染后可导致儿童先天畸形,包括白内障、耳聋、心脏病或智力低下,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s,CRS)[1]. 黄鹤 孙兆丹 薄芳 宋婧 高士锐 闫滨 马玉杰关键词:风疹 黑龙江省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全省截至2012-03-31报告的2011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1 256例个案,其中≤1岁者占80.73%,男女性别比为1.16∶1,集中在6~7月份和11~12月份。AEFI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一般反应占94.43%,其中73.52%发生在接种后≤1 d;异常反应占4.78%,以过敏反应和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56.67%发生在接种后≤1 d。估算全省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06/10万剂次~3.76/10万剂次。1 247例(99.28%)病例治愈或好转;1例(0.08%)死亡;1例(0.08%)有后遗症。全省132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内报告率为100%,48 h内调查率为100%。结论全省AEFI监测的敏感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各市(地)间报告例数和报告发生率差异性较大。AEFI常发生在NIP疫苗、小年龄儿童、第1剂次、接种后2 d内。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高士锐 马玉杰 闫滨 王晗 孙兆丹 吕珀 宋婧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荧光定量RT-PCR法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被引量:10 2011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和出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目前确诊麻疹的实验室手段主要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M抗体,但在感染初期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该抗体的滴度较低,ELISA法检测可能为阴性[1]。 薄芳 马玉杰 宋婧 闫滨关键词:荧光定量RT-PCR 黑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12 2001年 为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策略 ,对黑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麻疹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和麻疹免疫策略的实施 ,使黑龙江省在“九五”期间麻疹发病率 (特别是小年龄儿童麻疹发病 )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使麻疹流行强度迅速减弱 ,打破了麻疹的流行周期。提出适宜的麻疹疫苗初种和复种免疫程序 ,解决麻疹发病年龄双向移位现象 。 闫滨 苏华 刘艳霞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 控制策略 黑龙江省2008-2009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2008-2009年风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黑龙江省风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风疹报告发病率达到3/10万以上,发病率处于近几年较高水平。结论风疹疫情应引起高度关注,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易感人群实施风疹疫苗免疫,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发病率。 金宏 闫滨 安立志 黄鹤 薄芳 高士锐关键词: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