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立群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心绞痛
  • 2篇潜艇
  • 2篇综合征
  • 2篇脑钠肽
  • 2篇脑钠肽浓度
  • 2篇急性冠脉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 2篇绞痛
  • 2篇冠脉
  • 2篇冠脉综合征
  • 2篇
  • 2篇B型脑钠肽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因素
  • 1篇心力衰竭
  • 1篇信号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9篇闫立群
  • 1篇唐耀
  • 1篇庞继恩
  • 1篇都景彬
  • 1篇刘亚彬
  • 1篇刘光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现代制造技术...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援救保障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
2020年
援救保障设备是援救作业的基础,由多种援救容器组成,具有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高、危险系数大、破坏性强等特点;风险分级管控能够进一步提升操作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风险辨识和应对能力,显著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达到了“风险管控推动管理提升”的目的;本文引用风险评估概率及风险评估表,能够让使用者和管理者直观地感受装备的状态和威胁程度、从而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找到风险点。
吴如坤刘光唐耀王永玉闫立群
心理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对氧敏感试验过程的影响
观察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新兵在氧敏感试验中加压时间、鼓膜损伤及出现氧敏感前驱症状发生率的影响.选取2011、2012年度入伍新兵600人设为观察组,直招士官及合训学员600人设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加压时间、鼓膜损伤及前...
闫立群罗戈南刘雪飞
关键词:年龄差异文化程度
基于FTA的潜艇舱室脱险能力评估模型探索
2020年
舱室脱险能力是指挥员进行脱险救生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基于此,针对潜艇失事座沉海底的情况,对影响舱室脱险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用FTA法进行舱室脱险能力评估模型的建立。
都景彬闫立群田旭刘亚彬
关键词:潜艇脱险FTA
坎地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及对脑钠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钠素(BNP)水平影响。方法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n=30)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d)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NYHA分级、心脏超声指标、血浆BNP浓度的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坎地沙坦治疗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t=4.89,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t=4.26,P<0.01),病人心功能较前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CHF能明显降低血浆BNP的水平,更好地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可能是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闫立群罗戈南庞继恩
关键词:坎地沙坦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12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炎性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罗戈南闫立群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血必净注射液抗炎作用
大批量人次氧敏感试验组织实施总结体会
氧是需氧型生物维持生命的物质,但是,如果呼吸气中的氧分压增高到一定程度,会对机体起有害作用,这种有害作用就是氧中毒.其发病原因,是在高分压氧环境中暴露的压力和时程延长,超过了人体承受极限.机体的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与结构...
闫立群
关键词:潜水员
探讨减少敲击信号次数在发射管脱险训练中的意义
通过潜艇脱险训练,探讨减少敲击信号次数在发射管脱险训练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原则,以期对相关的脱险提供借鉴.
闫立群罗戈南
关键词:脱险训练
不同类型的心绞痛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脑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探讨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7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及30例非冠心病健康对照组的BNP的水平。随访30d,观察终点为AMI新发或再发、出现或心衰恶化和心源性猝死。结果:血浆BNP在AMI组(197.57±72.12ng/L)和UAP组(120.10±51.11ng/L)明显高于SAP组(38.39±36.50ng/L)及对照组(28.09±21.34ng/L)(P<0.05)。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80ng/L组较BNP>80ng/L组有更高的AMI新发或再发率、心衰发生或恶化率。结论:BNP对ACS患者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
罗戈南闫立群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B型脑钠肽
血浆肌钙蛋白Ⅰ与脑钠肽浓度在心绞痛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差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并探讨BNP对ACS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78例ACS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及30例非冠心病健康对照组的血浆cTnI、BNP水平,分析ACS组患者血浆BNP与cTnI的关系;随访120例冠心病患者60 d,观察终点为心肌梗死新发或再发、出现或心衰恶化和心源性猝死。结果血浆BNP在ACS组(138.10±4.85)pg/ml明显高于SAP组(30.62±1.08)pg/ml及对照组(29.27±1.45)pg/ml(P均<0.05)。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中cTnI阳性组血浆BNP浓度(152.21±1.86)pg/ml高于cTnI阴性组(78.10±1.85)pg/ml(P<0.01),血浆BNP浓度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r=0.57,P<0.05)。120例冠心病患者中BNP>80 pg/ml组较BNP≤80 pg/ml组有更高的心肌梗死新发或再发率以及心衰发生或恶化率。结论 ACS组血浆BNP浓度升高,并与cTnI呈正相关;BNP对ACS患者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
罗戈南闫立群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B型脑钠肽肌钙蛋白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