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素芹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8篇海拔
  • 8篇高海拔地区
  • 7篇产妇
  • 6篇初产
  • 6篇初产妇
  • 5篇盆底
  • 5篇会阴
  • 3篇新生儿
  • 3篇盆底肌
  • 3篇瑜伽
  • 3篇瑜伽训练
  • 3篇分娩
  • 3篇保护会阴
  • 3篇产后
  • 3篇产前
  • 2篇孕妇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妊娠

机构

  • 26篇青海红十字医...
  • 2篇菏泽市中医院

作者

  • 28篇闫素芹
  • 6篇段利侠
  • 6篇黄海存
  • 5篇拉见措
  • 4篇段青梅
  • 4篇郭峥
  • 3篇贾生梅
  • 2篇孙立萍
  • 2篇张世丽
  • 2篇靳秀花
  • 2篇潘丽杰
  • 2篇王胜芳
  • 2篇孙显秀
  • 2篇张海
  • 2篇李月琴
  • 2篇严兴国
  • 2篇冯学祯
  • 2篇李永秀
  • 1篇索南才措
  • 1篇肖红

传媒

  • 11篇青海医药杂志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前瑜伽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近年来中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处在孕期的准妈妈缺乏妊娠分娩的知识,大量补充营养,又缺乏锻炼,导致过度肥胖,使巨大儿增多、难产增加。孕妇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另一个原因。经研究表明,动作舒缓的瑜伽练习,有助于增强准妈妈的身体素质,控制身体的线条,降低巨大儿出生率,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自然分娩。
闫素芹拉见措张世丽
关键词:分娩方式瑜伽初产妇剖宫产率上升产前妊娠分娩
初乳口腔滴注对高原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滴注对高原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3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初乳用于胃肠内营养的方法,观察组采取初乳口腔滴注。比较两组患儿出生10 d后的胃潴留次数、潴留量、开始肠内营养胎龄、开始经口喂养胎龄、达到完全不潴留胎龄、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纠正胎龄以及喂养中断例数。结果观察组在出生10 d后的胃潴留次数、潴留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胎龄、达到完全不潴留胎龄、达到全胃肠道喂养胎龄均较对照组小(P<0.05),喂养中断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滴注可以降低高原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胃潴留发生率,缩短胃肠道营养时间,减少喂养中断次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恢复提供更好的条件。
靳秀花闫素芹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初乳
西宁地区自由体位结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产妇进入产程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使用腹压,待先露着冠后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住我院产科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对照组3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以自由体位结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损伤情况,对产后两小时阴道流血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为89.33%高于对照组的60.33%(P<0.001);观察组会阴裂伤度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妇产后2h阴道流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宁地区,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结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及撕裂率,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闫素芹王榀华
关键词:自由体位初产妇
高海拔地区盆底肌锻炼结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孕期盆底肌锻炼结合分娩时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2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对照组131例,观察组由1名专职健康教育助产士任教盆底肌锻炼课程,分娩时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仅做一般常规产前检查,不做盆底肌锻炼,分娩时采用常规保护会阴的分娩方式。对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损伤情况,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孕期进行盆底肌锻炼,产时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促进第二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及撕裂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闫素芹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盆底肌锻炼初产妇
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连线法找穿刺点,45o角进针法行股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手触股动脉穿刺向内旁开0.5cm为穿刺点,90o进针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采用连线法找穿刺点,45o进针法进行股静脉穿刺与行常规的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寻找穿刺点抽血时间及凝血时间耗时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结论:采用连线法找穿刺点,45o角进针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提高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抽血)缩短了工作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家长乐意接受,改善了护患关系,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素芹拉见措段莉侠黄海存
关键词:股静脉穿刺新生儿成功率
外“8”字缝合术在会阴侧切口的应用
2008年
目的:观察外"8"字缝合术在会阴侧切口中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7年1月—10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实行会阴侧切术,在缝合侧切口时给予不同的缝合方法。观察组使用外"8"字缝合法,对照组使用三层皮外缝合法。结果:观察组拆线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愈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外"8"字缝合术,利于切口愈合,拆线时间短,利于病床周转,减少病人经济开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素芹
关键词:会阴侧切口
高海拔地区盆底康复机治疗结合kegel训练对预防产后盆底器官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盆底康复机治疗结合kegel训练法对高海拔地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60例足月初产头位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观察组进行10周以上的盆底康复机治疗及kegel盆底肌功能...
闫素芹
关键词:临床护理
西宁地区不同的接生方法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长强穴按压结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分别进入第二产程的初产妇采用长强穴按压,产时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为观察组,和常规指导产时采用常规保护会阴接生法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子宫收缩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分娩方式,会阴损伤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长强穴按压结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西宁地区初产妇第二产程运用长强穴按压,产时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促进第二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及撕裂率,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闫素芹
关键词:初产妇
不同体位护理对高原地区早产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高原地区早产儿不同体位的护理对心率、呼吸频率、每次进奶量及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排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早产儿98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早产儿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俯卧位护理,对照组早产儿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仰卧位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心率、呼吸频率、每次进奶量及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早产儿的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在1、2、3、4、5、6 h时测得的心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的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在2、3、4、5、6 h时测得的呼吸频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在1h时测得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每次进奶量高于对照组,每次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早产儿进行俯卧位护理较传统的仰卧位护理可以降低早产儿的心率,改善呼吸,增加进奶量,延长睡眠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郭峥段青梅闫素芹肖红
关键词:早产儿体位护理
改良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在ICU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中的研究被引量:39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Beck口腔评分表对ICU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为建立规范化的口腔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 d的患者127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良Beck口腔评分、口腔护理方法、确定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及护理频次,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率、牙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第1天观察组和对照组口腔异味发生率、牙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天、第5天观察组的口腔异味发生率、牙菌斑指数、软垢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Beck口腔评分法动态制订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并对ICU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腔异味的发生,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潘丽杰闫素芹李永秀孙立萍
关键词: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