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改革的成本测算被引量:14
- 2013年
- 估算转轨成本对于实施中国公共部门并轨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在考虑国外养老金改革经验和中国公共部门的特殊特点的基础上,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调查相关数据,测算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金转轨成本。若政府于2010年按照企业职工缴费标准一次性做实改革世代的养老金账户,则需为政府机关公务员补缴养老金约3.9万亿元,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缴约5.2万亿元,共计约9.1万亿元。若政府在改革世代养老金到期支付时才承担支出责任,则在社会平均工资50%的保障水平等假定下,2011-2085年期间每年转轨成本占GDP的比例最高不超过0.7%,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最高不超过6%;若按4%的折现率折现至2010年,则规模达2010年GDP的34%,2010年财政收入的166.37%。因此,公共部门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改革虽然成本规模总体可控,但如不采取适当措施消除转轨成本,并轨后的中国公共部门养老金缺口将对社会养老金体系的严峻形势带来更大挑战。
- 陆明涛
- 关键词:养老金双轨制公共部门转轨成本
- 基于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
- 本文试图建立了一个包括非位似性偏好和生产率差异的三部门结构变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除资本和劳动两种通用生产要素外,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引入土地、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作为部门专用生产要素(setor‐specific p...
- 陆明涛
- 关键词:经济增长中国经济
- 政府投资泡沫的一般均衡分析
- 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大力推行城市建设、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在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经济模型中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理性泡沫产生的可能性,并分析了理性泡沫产生的条件、生成机制和破灭机制...
- 陆明涛
- 关键词:政府投资基础设施
- 文献传递
- 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结构——兼论中国人力资本梯度升级问题被引量:81
- 2015年
-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1)追赶成功的国家,随着工业化过程推进和人均GDP提高,经济发生由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梯度升级;(2)高层次人力资本深化过程中存在跃迁现象,一般在较短的时期里完成第三级教育普及且与高生产率循环累积;(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力资本升级的临界现象,经济被低层次人力资本充斥,且导致效率提升速度放慢;(4)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二级人力资本"壅塞"且质量有待提高,第三级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根据人力资本深化规律,现阶段人力资本的培育决定了未来一、二十年内经济转型成功与否,为降低转型迟滞的隐含风险,中国应积极探寻高层次人力资本升级路径。
- 袁富华张平陆明涛
- 关键词:长期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结构
- 规模效率模式向租金抽取模式的退化:经济演化低效率的原因被引量:4
- 2015年
-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阶段的结束,意味着规模效率时代的结束。然而,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渡时期,规模效率模式退化为租金抽取模式的趋势却日益显著,这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工业化阶段所形成的经济分割,导致城市化时期结构非均衡对低效率的锁定;依赖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在结构非均衡锁定下将退化为"内向债务主导的增长路径"和"强制储蓄主导的增长路径",其叠加效应会导致静态租金抽取模式的生成及城市化阶段的高成本不能被效率改善覆盖。租金抽取模式的本质,在于有效率的生产系统退化为低效率的静态分配机制。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减速治理的重心,应着重于效率激励模式的完善,以预防演化低效率局面的发生。
- 袁富华张平陆明涛
- 关键词:城市化
- 中国居民体育运动参与的二项逻辑回归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我们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数据,采用二项逻辑回归方法,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参与进行统计研究,以期获得对中国全社会运动参与的全景式了解,并深入研究社会成员运动参与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及其社会影响。我们发现,中国居民的运动参与程度主要受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主观健康程度、家庭收入、所在地区、户口类型以及就业/职业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一些在国外研究中证实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对居民运动参与情况有显著影响。
- 刘大维陆明涛
- 关键词: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全民健身
- 结构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
- 2014年
- "把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做对"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放入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进行考察,其中中央政府以追求经济产出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则以追求由奖惩系数加权的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现有的分权制度和分税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行为激励,使地方政府有动力不断追求资本引进和积累,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进程的推移,如何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是中央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要将培育人力资本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作为政策目标,引导地方政府通过创设良好社会环境、提高法治建设水平来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达到降低社会矛盾、提升国家发展水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最终目标。
- 陆明涛
- 关键词: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委托-代理财税体制改革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效增长——展望2013年及后5年的中国经济被引量:13
- 2013年
-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再次下滑,此次经济增速下滑是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并由于全球经济重新整合、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质等因素将持续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此次减速是不同于周期性减速的结构性减速。这意味着中国赶超式增长模式即将终结,发展阶段演进和发达地区增长乏力,预示中国经济将迎来增长模式转型。为应对结构性减速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可通过结构化改革和促进内生经济增长实现稳速增效,即通过结构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鼓励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高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 张平陆明涛
- 关键词:结构性减速
-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3年
- 本文在重新估算1978~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市资本、劳动与实际产出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各省区市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各年度资本与劳动要素份额等变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各阶段TFP增长及其子项目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TF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及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979~2011年期间,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着抑制作用,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中、西部相对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相对东部地区的持续恶化,是导致中、西部与东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增大,许多地区的TFP增长率甚至绝对水平下降,特别是纯技术效率恶化,经济增长日益依靠不断扩大的资本投入。TFP增长的波动与GDP的波动高度相关。而TFP增长的长期趋势与资本增长率的长期趋互补,分别与GDP的长期趋势即潜在增长率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由于2008年以来,许多省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只有不断通过制度改革、技术研发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TFP增长水平,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 张自然陆明涛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法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冲击与增长效率:国际比较的启示被引量:36
- 2016年
- 本文基于多国历史统计数据,在增长核算框架下,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经济追赶国家向发达经济增长阶段演变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资本产出比和消费率变化引发的资本增长率下降和资本产出弹性下降,共同决定了结构性减速的必然趋势。(2)投资增长下降、人口结构转型和要素弹性逆转,对中国构成三重结构性冲击,导致未来增长减速。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得到切实提高,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前景堪忧。(3)中国工业化时期的高速增长是由投资、劳动力等要素规模扩张维持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效率问题是未来增长模式转型的重中之重。
- 陆明涛袁富华张平
- 关键词:结构性冲击结构性减速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