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使用控制日志属性的更新策略被引量:2
- 2010年
- 属性的可变性是使用控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属性会随着主体行为的副作用而自动更新,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但是属性的可变性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因网络延迟或中断属性得不到及时更新,就会影响访问的正常进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使用控制属性日志的更新策略,保持属性的一致性,提高系统工作的效率,节约计算机运行资源。
- 徐林鹏李沛武陈亮
- 模拟计算与课程思政在教学中深度融合的策略——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 2024年
- 为提高学生的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能力,改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模拟计算+课程思政”改革与设计。以纯钨和钨铁合金的中子辐照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EAM势函数构建、中子辐照模拟及模拟结果分析三部分教学过程。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元素,进行了模拟结果分析与人生观教育。实践表明,“模拟计算+课程思政”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其学习效率及专业认同感。
- 陈亮王芊熊磊严毅姜昀良
- 关键词:模拟计算中子辐照实验教学设计
- 染料木素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以染料木素化合物为配体与铜、锌金属离子配位,合成出染料木素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染料木素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染料木素配体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
- 万小兵王芊陈亮
- 关键词:染料木素配合物抗氧化活性
- 学分制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
- 2010年
-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研究,特别是联想式、案例式教学及自主学习等方面。
- 陈亮
- 关键词:VISUAL程序设计教学过程
-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为例被引量:12
- 2019年
- 针对《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首先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入手,凝练和提升了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然后从提出任务式、案例和讨论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过程管理的考核机制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总结归纳了3年来的教学改革经验,以供同仁借鉴参考。
- 张剑平郑海忠陈卫华陈亮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 基于网络激活大学第二课堂的教学研究
- 2011年
-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第二课堂,本文结合南昌航空大学在该方面的做法,对网络激活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激活第二课堂,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 陈亮王芊
- 关键词:第二课堂网络
- 以计算机模拟引导“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探索被引量:6
- 2020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学科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体系涉及广,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课程教师以计算机模拟引导,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和科教融合四个方面开展了课程多元化教学探索。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模拟手段不仅有效结合了科研资源和传统教学手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
- 陈亮王芊谢小林熊磊
-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计算机模拟创新创业
-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浅析
- 2024年
- 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构建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包含高校、教师、学生等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自评”和短期评价,也包含了高校之外的主体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他评”和长期评价,可以全面且客观地评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本文以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课程思政教学与建设为例,介绍了该体系的实践效果,为其他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 谢小林江洪流陈亮万里鹰
- 关键词:教学效果
- “任务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的应用
- 2012年
- 化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无机化学实验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 王芊陈亮
- 关键词:无机化学创新教育
- TPACK整合框架下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 2018年
- 信息化趋势在当代教育中逐步推进,由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构成的新型学科知识框架体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研究和推广。本文就如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把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TPACK框架的融合进行深度探讨。让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应的实验技能,促进适应社会与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TPACK框架的混合式教学法,发展了不同层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内化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研究能力。
- 王芊陈亮舒红英陈萍华
-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