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球战疫”背景下国内医院参与国际抗疫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全球战疫”的背景下,医院作为参与抗疫医疗救治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将其在抗疫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归纳为可吸收、易接受、能落地的“中国方案”并将其输出以助力国际抗疫,已成为当前国际医学合作与交流的主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总结梳理其“战武汉、守广西、援边境”和助力东盟国家医疗机构抗疫的实践经验,以供参考。
- 陈俊强欧阳文兵罗明朗张琰黎慧钰陆尘香陈亮
- 三聚氰胺诱导大鼠肾脏损伤和尿路结石形成的研究
-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Melamine,Mel)诱导大鼠肾脏损伤和尿路结石形成的病理演变过程并探讨其诱导机制。方法:采用含3%(W/W)Mel的饲料诱导喂养雄性
- 黎承杨邓耀良陈亮龙福芝陶芝伟孟冬冬孙丙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SWOT-CLPV模型的公立医院员工培训发展路径探索——以广西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全面了解医院员工培训发展现状,聚焦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培训体系。方法 采用SWOT-CLPV模型分析广西某三甲综合医院培训现状,明确医院培训发展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机遇挑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杠杆效应、抑制性、脆弱性和问题性。结果 医院将培训与发展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培训投入水平持续提升,但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创新、培训资源整合不足、过程管理粗放等成为医院培训有效融入外部发展机遇的主要制约因素。结论 结合SWOT分析模型的WO策略、SO策略、WT策略、ST策略思维,加快医院培训模式创新及资源整合、落实培训建章立制与流程优化、推动培训理念共识与技术创新。
- 韦柳丝欧阳文兵张琰覃星云陈亮牛玉堃陆尘香黎慧钰
- 三聚氰胺诱导大鼠肾脏损伤和尿路结石形成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Mel)诱导大鼠肾脏损伤和尿路结石形成的病理演变过程并探讨其诱导机制。方法:采用含3%(W/W)Mel的饲料诱导喂养雄性SD大鼠1-4个月。先分2组:A为空白组(n=14);B为Mel组(n=40)。3个月后将B组随机分3组:B1停喂Mel饲料;B2停喂Mel饲料,并饮含1%(W/V)友莱特的水;B3继续喂含3%(W/W)Mel饲料。定期收集大鼠24h尿液检测pH、肌酐、尿酸、蛋白和Mel水平,观察大鼠死亡情况并对死亡和即将死亡的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第3个月A、B组各随机处死8只大鼠,采血检测肌酐,观察尿路肿瘤和结石形成情况并分析结石成分,进行肾脏病理分析。至第4个月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进行以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尿液Mel的水平随药物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加,同时肾脏损伤加重,但各组尿pH无明显差异。诱导后6周即观察到膀胱内大量结石形成,结石成分为三聚氰胺磷酸盐,无尿酸;未观察到输尿管结石形成。病理分析见髓质区肾小管腔内Mel晶体沉积,肾脏上皮和间质损伤明显,并随着药物暴露时间的增加肾脏炎症和纤维化进行性发展。但诱导4个月未发现膀胱肿瘤。诱导3个月后停药2周,尿液中已经检测不到Mel。停药后4周,全部大鼠膀胱均未发现结石存在,而大鼠肾功能明显改善,肾脏病理损伤情况减轻。另外,与B1组比较,使用友莱特(B2组)可促进大鼠肾功能的改善。结论:Mel可诱导大鼠肾脏损伤和尿路结石形成,两者的发生与药物的暴露时间和尿液Mel浓度有关;尿路结石不是肾脏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停止药物接触肾功能可部分恢复,同时尿路结石可自行消失;而使用友莱特治疗可改善大鼠的肾功能。
- 黎承杨邓耀良陈亮龙福芝陶芝伟孟冬冬孙丙华
- 关键词:三聚氰胺肾损伤尿路结石
- 三聚氰胺诱导大鼠肾损害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melamine,Mel)诱导大鼠肾脏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喂标准颗粒饲料和饮用自来水;B组为结石诱导组,喂含3%Mel的颗粒饲料和饮用自来水;C组喂食含3%Mel的颗粒饲料和饮用含2%牛磺酸的水;D组喂标准颗粒饲料和饮用含2%牛磺酸的水。共喂养3个月。每周收集大鼠24h尿液检测pH、肌酐、尿酸、蛋白、8-IP、H2O2和Mel水平。第3个月末处死全部大鼠,采血检测肌酐,进行肾脏病理分析(HE和OilRedO染色)及线粒体分离和检测。结果A组和D组尿液中未检测出Mel,B组和C组第1—4周尿液中Mel浓度分别为(3.16±0.45)、(4.39±0.21)、(5.40±0.28)、(5.50±3.26)mg/ml和(3.52±0.49)、(4.32±0.13)、(5.34±0.40)、(5.46±2.99)mg/ml,与A组比较,B组和C尿液Mel浓度有药物暴露时间依赖性。A组尿蛋白、尿肌酐、肌酐清除率、肾脏/体质量比值分别为(6.45±1.45)mg/24h、(28.0±7.4)mmol/L、(0.56±0.03)ml·min^-1·100g^-1、(2.29±0.89)mg/g,B组和C组分别为(14.56±7.69)ms/24h、(56.8±5.2)mmoL/L、(0.29±0.05)ml·min^-10g^-1.16±0.27)mg/g和(16.44±6.29)ms/24h、(55.8±7.4)mmol/L、(0.30±0.07)ml·min^-1·100g^-1、(4.40±0.56)mg/g,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尿蛋白显著增多,尿肌酐减少,肌酐清除率降低,肾脏/体质量比值增加。与B组比较,C组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血清肌酐,尿蛋白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尿H228-IP及线粒体氧化检测试剂SOD、GSH-PX值分别为(28.5±5.2)mmol/L、(3.26±1.6)ps/ml、(21.1±7.8)U/mgprot、(19.0±2.5)活力单位和(26.7±4.8)mmol/L、(2.99±8.5)pg/ml、(20.3±6.9)U/mgprot、(
- 陈亮黎承杨龙福芝邓耀良
- 关键词:三聚氰胺肾纤维化肾结石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