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Survivin与胃肠道肿瘤被引量:1
- 2005年
- IAP家族是继Bcl-2家族后发现的又一类凋亡调控蛋白.目前发现人类有8个IAP成员:NIAP,clAP1,clAP2,XIAP,TsXIAP,MLIAP,Apollon和Survivin.Survivin是由耶鲁入学的Altieri等[1]利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 cell protease receptor-1,EPR-1)的cDNA在人类基因组库中筛选克隆而发现.自1997年发现以来,Survivin的抗凋亡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现就Survivin基因及其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娄春陈国林
- 关键词:SURVIVIN胃肠道肿瘤BCL-2家族凋亡调控蛋白人类基因组效应细胞
- 放疗对胃低分化腺癌组织PCNA和nm2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除合理胃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外,放射治疗作为胃癌治疗的辅助手段已被临床应用。随着癌基因、抑癌基因研究的深入,本研究通过研究胃癌放疗前及放疗后标本的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和nm23蛋白的表达,对其变化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案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 陈国林姜永冬
- 关键词:NM23表达PCNA腺癌组织低分化NM23蛋白
- 抑癌基因FHIT和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FHIT和PTEN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FHIT蛋白及PTEN蛋白在44例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4例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38.6%(17/44)和47.7%(21/44),10例正常肝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均为0,两种抑癌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C中FHIT基因的阴性表达率与HCC的病理分级、TNM临床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AFP水平、HBsAg(+)和有无包膜无关(P>0.05)。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TNM分期、肿瘤直径、AFP水平、HBsAg(+)和有无包膜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HIT和PTEN在HCC中的阴性表达呈正相关(rs=0.427,P<0.01)。分别比较FHIT和PTEN在HCC中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IT和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FHIT可能是判断HCC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和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PTEN可能是判断HCC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的指标。
- 齐明陈国林全宝库
- 关键词:FHITPTEN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 Bcl-2在肝癌和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王若谷陈国林
- 关键词:BCL-2基因家族胰腺癌肝癌凋亡调控基因凋亡抑制基因细胞周期进程
-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随机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1998—2006年的肝病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6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33例、对照组肝硬化或癌旁组织14例、肝脏良性肿瘤(血管瘤、肝囊肿)15例.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PHC组织中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3例PHC标本中有14例观察到HP的存在,而对照组肝硬化和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未观察到HP的存在.证明PHC组织中存在HP感染,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HP感染很可能是PHC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为PHC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孙强陈国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组化
- 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变化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按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分为2组。ChildA级102例(A组),ChildB级40例(B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病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清胆红素于手术后均升高,术后3d达较高水平,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A、B两组在升高幅度及下降趋势上差异有显著性,肝功能ChildA级病人2周后上述指标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后的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密切相关。
- 郭兴罡徐海涛董新舒陈国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功能
-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 2006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病人术前血糖控制在5.3—8.4mmol/L,手术切口甲级愈合30例.乙级愈合2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8~11mmol/L波动2例,1例切口为乙级愈合,另1例术后并发脑梗塞死亡。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稳定控制血糖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极为关键,胰岛素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充分个体化。
- 孙强陈国林李继东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糖尿病
- FHIT基因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齐明陈国林
- 关键词:肝癌发生肿瘤发生过程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