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柔
- 作品数:1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与当代西方心理学
- 1983年
- 一、光辉的业绩与思想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巨匠和无产阶阶革命家马克思离开我们一百周年了。他的光辉业绩一直鼓舞着人们继续向前进。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业绩时,指出了他的两个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并且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应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 陈大柔
-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共产主义世界观
- 我国生理心理研究工作的历程及几个基本问题的回顾被引量:1
- 1980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于如何开展科学心理学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曾进行过不少的工作和争论。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也即生理心理的工作,也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以三十年来的科研实践为基础,对这个领域的工作,作一概略的历史回顾并就有关的几个心理学基本问题加以简要评论。回顾和评论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希望能因此而引起争鸣,促进问题的深入探讨。
- 陈大柔
- 关键词:生理心理毛泽东思想科学心理学生理机制为社会主义服务
- 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若干问题的剖析被引量:3
- 1982年
- 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是华生行为主义的一种发展,是目前西方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本文从该理论的哲学渊源、师承、论点及其应用,作了简要的评析,指出它的特点与缺点,以及对发展心理科学的意义。
- 陈大柔
- 关键词:斯金纳行为主义操作主义心理学有机体
- 西方心理学辩证理论的开端及我国的趋向
- 应用辩证思惟去进行现代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苏联柯尔尼洛夫是这一趋向的早期代表。他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建立“辩证唯物论心理学”(1926);肯定“存在决定意识”及心理的唯物观点;强调用辩证法作为心...
- 陈大柔
- 文献传递
- 海德堡时期的冯特对心理科学的贡献被引量:1
- 1979年
- 一、 马克思指出:十八世纪这个时期是知识到科学的转变时期,“知识变成了科学,各门科学都接近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了起来。就在马克思指出的这个时期,已形成天文、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科学史、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庞大的知识体系。随着这些科学的发展,孕育在哲学中的心理学,也在酝酿着自己的科学形式。
- 陈大柔
- 关键词:心理科学海德堡心理学知识体系科学史历史学
- 从联系实际谈心理学的任务
- 1959年
- 一、联系实际的两个目的 心理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它联系实际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应包括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論和方法来研究解决实际問題,推动实践;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际問題的研究解决,总結出理論来丰富学科。心理学在我国还是一門基础比較薄弱的学科,这两方面的目的是不能偏废的。一門学科如果不能直接地或間接地为实践服务,就会失去它在社会主义建設中存在的价值;相反的,心理学工作者在解决实际問題之后,如果不能总結出心理学的理論,那么,联系实际的結果也将丧失心理学,而不能够在更高的水平土。
- 陈大柔
- 关键词:心理学社会主义其他学科
- 中流砥柱的心理学宗师——潘菽教授
- 2006年
- 业师潘菽教授(1897-1988),原名潘有年.心理学宗师,江苏宜兴人.1897年7月13日出生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印地安那大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首任校长兼心理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兼《心理学卷》主编。中国科技协会及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并任该协会全国委员会常委及该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常委,第七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 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88年3月26日因病逝于北京,享年九十一岁。
- 陈大柔
- 关键词:副教授中流砥柱潘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央副主席
- 心理学是怎样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被引量:2
- 1959年
- 为辯証唯物主义哲学提供科学論据 心理学是研究意識的起源、发生、发展和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的規律的科学。研究意識和反映过程的科学不仅是心理学,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也研究这些問題,心理学必須以它为指导。但是,心理学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区別于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例如,关于社会意識及其一般反映規律的研究。
- 陈大柔
- 关键词:心理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心理治疗心理现象
- 郭任远后期的行为新生论评析
- 一、早期工作的回顾郭任远早年留学美同加州大学时,开始成为一个锋芒毕露的行为主义闯将。他为伯克利实验室发表了第一个实验报告(1922),并先后提出更加激进的观点,诸如废弃本能(1921)、排斥遗传(1924),后来更背离了...
- 陈大柔
- 文献传递
- 十年来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被引量:12
- 1959年
- 心理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古代哲学家討論道德和教育的理論或者和宗教思想作斗爭的著作中,包含着許多有关心理学問題的理論与資料,值得予以发掘和探討。 但心理学作为一門独立的科学出现于中国,是在清朝末年西方近代科学被介紹到中国来以后。1907年王国維譯出“心理学概論”一书,約在1917年。
- 潘菽陈大柔
- 关键词:中国心理学中国古代哲学家宗教思想历史渊源清朝末年苏联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