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学光

作品数:25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9篇动脉
  • 8篇造影
  • 7篇16层螺旋
  • 7篇16层螺旋C...
  • 7篇成像
  • 6篇血管造影
  • 5篇X线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血管成像
  • 4篇造影术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颈动脉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16层螺旋C...
  • 3篇CT血管成像

机构

  • 25篇佛山市第二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25篇陈学光
  • 21篇曾惠良
  • 18篇朱新进
  • 14篇梁坚豪
  • 12篇欧卫谦
  • 11篇赵继泉
  • 11篇李佩文
  • 6篇钟应泽
  • 2篇熊华峰
  • 2篇郭予大
  • 2篇陈碧芬
  • 2篇陈保忠
  • 2篇陈燕萍
  • 2篇游潮
  • 2篇陈龙华
  • 1篇胡佩村
  • 1篇温浩茂
  • 1篇李国平
  • 1篇梁坚毫
  • 1篇邝国恩

传媒

  • 5篇影像诊断与介...
  • 5篇中国CT和M...
  • 2篇四川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MRI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初步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技术的日趋发展,顺磁性造影剂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并提高了MRI的诊断效果。由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研制的造影剂维影钆胺(Gd—DTPA),是国内首家推出的MR顺磁性静脉内造影剂。现就我院首批使用该产品32例报告如下。
陈学光曾惠良吕丽华陈碧芬陈燕萍
关键词:顺磁性造影剂DTPAGDMRI垂体微腺瘤
Gd-DTPA肝脏增强MRI应用评价
1995年
曾惠良陈学光陈龙华
关键词:肝转移癌GD-DTPA增强MRIGD-DTPA增强原发型肝癌
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MRI诊断
2011年
目的探讨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粟粒型脑结核患者的MRI特点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检查采用常规轴位SE T1WI和FSE T2WI、T2FLAIR序列,Gd-DTPA增强扫描包括轴位和冠状位、矢状位SE T1WI序列;抗结核治疗后进行MR随访。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MR平扫对早期结节显示不佳,T1WI、T2WI呈等信号结节,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分布较均匀,大小相仿,直径1~5mm。经抗结核治疗,早期表现为水肿程度减轻,随后结节缩小、强化程度减弱或消失。将14病例T2FLAIR及T2WI两个序列显示病灶数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显示:T2FLAIR发现病灶数为39.285±11.371,T2WI为35.000±10.648,配对t值为9.523,P=0.000(P〈0.05),两种序列对显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病灶数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MRI能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影像诊断及其疗效观察提供客观形态学依据,其中T2FLAIR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较T2WI敏感、清楚,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欧卫谦朱新进钟应泽赵继泉曾惠良陈学光
关键词:粟粒型结核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心率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和最佳重建相位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患者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按心率分成≤60次/min、61~70次/min、71~80次/min和≥81次/min分成第1~4组,将冠状动脉图像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1~3分,评价心率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并优选出各组显示冠状动脉的最佳相位窗。结果对每位患者4条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及图像质量进行研究。心率≤60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86.7%;心率61~70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62.5%;心率71~80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40%;心率≥81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12.5%。第1、2组与第3、4组间冠脉总的检查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组所有冠状动脉节段以75%相位窗为最佳;第2组冠状动脉节段以75%为最佳相位窗占89.5%,第3组左右冠状动脉以45%和75%为最佳相位窗分别占45%和55%,第4组全部冠状动脉节段以45%为最佳相位窗。结论心率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心率70次/min以下冠状动脉最佳相位窗通常为75%,心率71次/min以上时,应该以30%~90%多相位重建。
曾惠良朱新进梁坚豪钟应泽陈学光欧卫谦温浩茂李佩文
关键词:图像质量心率重建相位窗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A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常见CT表现:平扫时,8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经约为3~6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叉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瘤体与颈动脉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朱新进赵继泉曾惠良陈学光梁坚豪欧卫谦李佩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成像颈动脉体瘤
16层CT在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CT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16层CT对比增强检查的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患者结果,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及血管分析技术等方法重建。32例作超声心动图(US)对照,32例均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结果16层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能清晰直观显示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直接征象,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08%、98.08%、94.23%。在52处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中,16层CT误诊或漏诊3处,US误诊或漏诊14处。16层CT和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3%、73.08%,16层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S(P〈0.05)。结论16层CT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优于US,与US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诊断准确率;16层CT可减少或部分取代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
朱新进曾惠良赵继泉陈学光梁坚豪欧卫谦李佩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X线计算机心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7例临床诊断为左房黏液瘤的患者进行CT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结果 7例患者平扫左房黏液瘤密度低于正常心肌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三维重建清晰显示病灶有蒂与房间隔相连,多期相重建能显示肿块跨二尖瓣运动。结论 16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左房黏液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与房间隔关系,对左房黏液瘤的定性有较高价值。
梁坚豪朱新进赵继泉曾惠良陈学光李佩文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16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旨在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57例患者,按心率≤60次/min、60~70次/min、>71次/min分成3组,行冠脉MSCT造影(MSCTA),将数据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其对冠状动脉的显示,其中11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对照。结果心率≤70次/min患者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心率>70次/min组(P<0.001)。11例与相应的SCA比较,MSCTA诊断50%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8.9%、71.4%、86.7%和83.3%。结论MSCT能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进行冠脉支架术后评价。
曾惠良朱新进梁坚豪钟应泽陈学光欧卫谦李佩文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疾病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的CTA检查结果,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7例进行了DSA检查并与CTA结果比较。结果17例患者CTA显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显示率为100%;颈内动脉狭窄18支,其中轻度狭窄10支,中度狭窄4支,重度狭窄3支,闭塞1支;其软件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钙化和周围骨质的关系,准确显示狭窄段,计算狭窄程度。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首选无创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方法,能清楚显示颈动脉狭窄段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朱新进赵继泉曾惠良陈学光梁坚豪欧卫谦李佩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成像颈动脉
16排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朱新进熊华峰曾惠良梁坚豪欧卫谦李长顺李佩文陈学光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CT血管造影临床综合征发病形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