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ARM的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系统(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研发了一种智能化的无创心血管参数诊断系统.该系统应用动脉弹性腔模型和血液动力学理论,可以对10个重要的心血管参数进行测量.采用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克服了目前其他同类仪器体积大、测量参数单一等缺点.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与软件流程.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该系统在30个人中进行了初步实验.结果证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参考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5,重复性误差最大为2.36%,所获得的参数能较好地评价心血管功能状况,系统可运用于临床诊断和家庭健康监护.
- 赵学玲陈小红刘瑾杜振辉徐可欣
- 关键词:心血管参数脉搏波ARM无创检测
- 基于示波法的血管硬度无创检测系统
- 2008年
- 在示波法测量血压的原理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血压与血管硬度的无创检测系统。该系统以MOTOROLA单片机MC68HC908JL8为控制核心,在血压测量过程中,从采集到的血压波形信号中高精度地提取血管硬度的有效信息,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相应的血管硬度的模型,实现了在无创血压测量的同时,检测出血管硬度指数、心率等多种心血管参数。临床实验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的血管健康状况。
- 赵学玲吴萍徐可欣陈小红刘瑾杜振辉
- 关键词:血压示波法MC68HC908
- 无创血压和血管硬度综合检测系统的研究
-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异常,其形成过程相对较漫长,而且都是先从亚健康状态开始的。此时血压、血管弹性等一系列心血管...
- 陈小红
- 关键词:血压血管示波法心血管疾病
- 文献传递
- 采用图像融合技术的多模式人脸识别被引量:11
- 2007年
- 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实现了基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图像相结合的多模式人脸识别,研究了两种图像在像素级和特征级的融合方法。在像素级,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实现了两种图像的有效融合。在特征级,采用分别提取两种识别方法中具有较好分类效果的前50%的特征进行特征级的融合。实验表明,经像素级和特征级融合后,识别准确率都较单一图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特征级的融合效果明显优于像素级的融合。因此,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多模式人脸识别,有效的增加了图像的信息量,是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 刘瑾徐可欣陈小红吴萍赵学玲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图像融合红外热图像可见光图像小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