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妙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主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03S(1/2a型)、681(4b型)主要毒力基因(prfA、plcA、hly、mpl、ac-tA、plcB、inl A、inlB和sigB)的表达水平差异。除应激调控因子σB(sigB)外,H4株主要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0403S与681。膜裂解因子的高表达导致H4更易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而被清除,从而引起毒力下降。本研究为探明这类菌株的弱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 白帆陈健舜程昌勇陈巧妙方维焕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毒力基因
- 天然缺失inlAB的非典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InlA与InlB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其介导的黏附作用是细菌建立感染的前提。本研究拟探明天然缺失inlAB基因簇的非典型单增李斯特菌的表型与基因型特征。【方法】针对inlAB天然缺失株S10,进行生化特征、细胞黏附力、小鼠体内毒力、感染相关基因检测、谱系分析等。【结果】S10株为具有典型单增李斯特菌生化特征的1/2b型菌株,对HeLa细胞的黏附力显著低于其他菌株(P<0.05),对小鼠毒力较弱。S10缺失inlAB及与其毗邻的lmo0431、lmo0432、lmo0436、lmo0437基因,但具有李斯特菌第一毒力岛中完整的毒力基因构成。S10分布于谱系Ⅰ的进化枝上,与4b型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近。【结论】S10为单增李斯特菌inlAB天然缺失株,代表该类非典型菌株的首次报道。S10具有典型的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Ⅰ基因背景,inlAB可能通过独立的重组或水平转移事件缺失于基因组。
- 陈巧妙陈健舜吴迪蒋建军杨倩方维焕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毒力进化
- 单增李斯特菌inlAB天然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毒力基因结构特征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引起人类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目前单增李斯特菌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卫生部门和食品安全部门的高度重视,...
- 陈巧妙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转录水平
- 文献传递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主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
- 白帆陈健舜程昌勇陈巧妙方维焕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毒力基因
- 文献传递
- 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明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致病性和分子特征。【方法】针对2007年7月至2008年11月间从29个国家进口的1275批水产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鉴定、谱系与血清型分析、小鼠毒力试验与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检出单增李斯特菌33批次(2.6%),其中以4b型为主(65.2%),而1/2a型、1/2b型与1/2c型仅分别占13.0%、17.4%与4.4%。这些分离株对小鼠均具有与强毒参考株相当的毒力。基于actA-hisJ-ribC-sigB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将32个菌株分为23个序列型,分辨力达0.97。其中3个序列型包含3个以上分离株,其中序列型9属于流行性克隆I。【结论】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与国内水产品相近,但血清型分布以4b型为主,且有流行性克隆I检出,因此要加强对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测。
- 梁启平陈健舜陈巧妙劳华均黄绍棠方维焕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进口水产品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