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30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一种基于遥感图片的大坝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图片的大坝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遥感图片;对所述遥感图片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遥感图片;将所述预处理后的遥感图片输入预设大坝识别模型,得到候选目标区域;对所述候选目标区域进行... 许映军 王磊 陈强 吴吉东 李佳欣 彭如意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化框架 被引量:26 2008年 为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安全质量,向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安全质量追踪溯源提供详细、全面与准确的电子信息,利用RFID技术、EPC标准和网络技术,在分析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农产品物流网的解决方案;设计了贯穿于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化应用框架;最后,以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农产品生产环节和配送环节为例,说明了物联网中各环节的工作原理和信息流。所设计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化框架,将有利于推动EPC/RFID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和推广。 薛月菊 胡月明 杨敬锋 陈强关键词:农业经济 农产品供应链 RFID EPC 信息透明化 2001—2010年洞庭湖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综合评价与变化分析 被引量:50 2015年 生态系统质量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表征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生态系统质量的理论框架指导下,结合GIS综合指数法,利用遥感数据和土地覆被数据,对2001—2010年洞庭湖区域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和变化分析。以NPP年均值和变异系数构建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指数(EPI)和稳定性指数(ESI),结合PSR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数(EBCI),并基于熵值权重法,构建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稳定性和承载力三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分数达到59.81(总分100),而且在三项指数评价中,各指数均值分别为72.79、52.21和71.86,可见洞庭湖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略差。三项指数在2001—2010年期间变化表现不同,EPI和EBCI分别下降8.85%和9.11%,ESI小幅度上升3.09%;整体生态系统质量在2001—2010年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下降5.97%,平均变化率为-0.508/年。针对各生态系统类型的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质量高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最低,同时在这十年间,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最明显,降幅达12.97%,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较小,降幅只有2.26%。 陈强 陈云浩 王萌杰 蒋卫国 侯鹏 李营关键词:综合指数法 洞庭湖 虚拟采摘机器人统一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 水果采摘是农产品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水果的上市时间和后期加工时间,采摘快捷且不损伤果实决定着农民的收益,因此水果采摘成了国内外热门研究的课题,国外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历经20多年,主要成果包括西红柿采摘机器人、... 石兴禄 邹湘军 卢俊 陈强 陈燕 王红军 刘天湖关键词:采摘机器人 三维动态仿真 统一建模 基于模型集成的北京湿地价值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2012年 湿地价值评价让公众和管理者很直观了解湿地功能及价值大小,对于湿地保护宣传和湿地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北京湿地的大气调节、气候调节、蓄水调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控制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滞尘、生物产品、水源供给、文化遗产和旅游休憩等12项价值评价方法研究基础上,利用ArcGIS Model Builder等多种建模方式,构建了12项湿地价值评价模型,并基于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在.NET环境下设计和实现了北京湿地价值评价系统。结果表明:(1)先建立模型及工具集,然后进行统一封装和调用,最后开发应用系统,这种湿地价值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方式快速简单、容易实现、而且稳定可靠;(2)该系统可以有效管理湿地资源数据,方便快捷地完成湿地资源各项功能价值评价和综合价值测算,快速获得北京湿地的各个湿地斑块、各种类型湿地、各行政区县和任何统计单元的湿地单项功能价值和综合功能价值量,还可以快速编制湿地价值空间图和统计报表;(3)该系统为湿地价值评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蒋卫国 李雪 蒋韬 陈云浩 朱琳 赵文吉 陈强 雷璇关键词:湿地 一种滑坡灾害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坡灾害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滑坡灾害数据处理方法不准确、滑坡隐患区排查精确性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在预设目标时间范围内的遥感地质数据;根据遥感地质... 许映军 王磊 陈强 汪明 吴吉东 李佳欣基于GA-NN的碳通量预测因素选择 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和选择碳循环的影响因素是预测碳通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碳循环机理的重要步骤。然而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选择重要的因素,依然存在着困难。提出利用相关分析、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进行碳通量预测的主要因素选择的方法,首先用相关分析去处冗余的因素;然后利用遗传算法,以选择最小数目的因素时,最大碳通量的观测值和用神经网络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准则,来搜寻最优的影响因素。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在不影响(或尽量小地影响)预测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选择出碳通量预测的重要因素。 薛月菊 刘曙光 胡月明 刘国瑛 陈强关键词: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的灵芝液多成分梯度萃取工艺 本发明涉及灵芝萃取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的灵芝液多成分梯度萃取工艺。前述萃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得到灵芝液。S2在50℃下对灵芝液进行酶解处理,后在60℃下进行超声处理,萃取出灵芝多糖。S3醇提预处理后在8... 岳学军 蔡新鹏 李炫天 李海锋 陈俊致 陈彪 黄旭煌 钟文山 张乐 陈强2001—201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变化及气候因素驱动分析 被引量:45 2014年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利用CASA模型分析黄河流域2001—2010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同期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黄河流域6种生态系统类型区域植被NPP的变化趋势,并对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NPP空间分布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征,平均NPP年总量为108.53 Tg C,植被NPP的分布与生态系统类型呈现较高的相关性;2001—2010年,植被NPP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55.4%的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年际水平上,黄河流域植被NPP变化与气候因素没有显著相关性,但在月际水平上呈现了较高的相关性,降水量和气温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作用相当;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气候因素呈现不同的相关性质以及时滞效应,草地对降水量的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效应,荒漠对气温存在时滞效应. 陈强 陈云浩 王萌杰 蒋卫国 侯鹏 李营关键词:黄河流域 生态系统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气候因素 桑田越北腹露蝗若虫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扩散系数(C)和离散分布的理论拟合,对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1~5龄若虫的田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蝗蝻均呈聚集分布,1~5龄蝗蝻的C分别为879.578、152.742、22.972、6.053和6.150,1龄蝗蝻聚集度最高,3龄后开始扩散.1~3龄蝗蝻的空间格局可用Neyman A型分布拟合,4~5龄可用负二项分布拟合,即1~3龄呈核心分布,4~5龄演变为嵌纹分布.1龄蝗蝻平均每个聚团的个体数(m2)为878头,2~3龄调查范围内的平均蝗团数(m1)增加,平均每蝗团的个体数(m2)减少.4~5龄聚团瓦解. 陈强 张振飞 吴伟坚 丘思娟 陈玉托关键词:越北腹露蝗 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