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
- 作品数:62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多媒体技术在骨肿瘤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探讨了在骨肿瘤学教学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所引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同时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骨肿瘤学教学,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 陈强陈伶俐
-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骨肿瘤教学
- 逆行邻指动脉转位修复指动脉缺损的中末节断指
- 临床实施断指再植手术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所致指动脉断口两端损伤情况,在彻底清创后造成指动脉缺损,减张后无法直接缝合。以往多采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及静脉移植的方法解决。我科从2005年5月—2007年7月,为20例中末节...
- 陈强吴守成沈向前叶坡
- 关键词:指动脉末节断指指固有动脉动脉缺损
- 文献传递
- 前臂中段尺动脉游离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 目的:应用前臂中段尺动脉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在前臂尺侧近前臂中段,以前臂部尺动脉体表投影为皮瓣轴线,沿轴线在肱骨内上髁下方约9-10cm处,以多普勒探及穿支血管穿出点为皮瓣中心点设计游离皮瓣,皮瓣中带入穿支动静...
- 吴守成沈向前徐骥华叶坡陈强陈博
- 关键词:外科皮瓣穿支皮瓣指端缺损尺动脉
- 文献传递
- 丹参防治掌指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
- 2014年
- 手部掌指关节骨折容易产生术后掌指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导致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的患者,因既往Ⅱ期功能重建时采用掌指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及自体足趾关节移植等术式存在牺牲关节活动度、术后易发生瘢痕粘连以及供区并发症等缺点。现在还可以选择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但存在关节使用寿命,脱位等情况。掌指关节的活动度对手指功能影响较大,故恢复手部掌指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手部功能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回顾分析131例掌指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讨论丹参防治掌指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卢荟沈辉石海飞陈强沈向前吴守成
- 关键词:关节粘连临床疗效丹参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受限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 踝关节、足跟、足背近端的软组织由于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皮肤、软组织缺损难以直接缝合,临床上修复困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出现,凭借其自身的优点,已成为上述创面修复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我科从2002年6...
- 陈强吴守成沈向前叶坡
- 文献传递
- 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并评价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折的方法。方法对20例颈椎多节段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9例取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5%。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能为固定节段椎体提供可靠的稳定性,是一种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折的可靠方法。
- 陈强丁寿勇
- 关键词:颈椎内固定多节段
- 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 <正>目的:观察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方法:58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和对照组(28)。观察组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毫克。联合放射治疗40GY,一月后再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毫克;对照组仅用放...
- 陈强金大地史占军陈建庭江建明王吉兴
- 文献传递
- 打针打出“青蛙腿”
- 2014年
- 当孩子出现“外八”、“青蛙腿”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有一些人走路时“外八字”十分明显:双下肢不能完全并拢,下蹲时双大腿分开,双膝不能并拢。通常大家以为这是天生的情况,其实多数就是俗称“青蛙腿”的臀筋膜挛缩症,是一种主要由于反复臀部注射药物所致的常见病。
- 陈强
- 关键词:双大腿青蛙打针臀筋膜挛缩症双下肢常见病
- 丹参酮ⅡA防治肌腱粘连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防治肌腱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跟腱粘连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局部注射丹参酮ⅡA.通过组织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跟腱粘连情况.结果 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跟腱粘连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数量较正常跟腱组织增加,排列相对规则,而对照组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但排列不规则.结论 丹参酮ⅡA对大鼠跟腱粘连模型具有减少粘连发生的作用.
- 卢荟沈辉石海飞陈强沈向前吴守成
- 关键词:丹参酮肌腱粘连
- 骨盆肿瘤的切除与功能重建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骨盆不同部位肿瘤的最佳切除术式及其功能重建方法。方法1999年1月-2006年12月,对48例骨盆肿瘤患者进行骨盆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4~72岁,平均45.1岁。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36例。肿瘤累及Ⅰ区14例,Ⅱ区11例,Ⅲ区12例,Ⅳ区3例;肿瘤侵犯2个及以上区域8例。手术治疗术式选择:良性肿瘤予以刮除或边界切除,或加植骨;恶性肿瘤予以广泛切除或边界切除,植骨或不加植骨;对于累及髋臼部位肿瘤,采取肿瘤切除后行半盆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结果12例骨盆良性肿瘤术后获随访12~72个月,均恢复较好的行走功能,1例半年后局部复发,放弃治疗。36例恶性肿瘤术后获随访6~72个月,其中生存6~12个月2例(5.6%),12~24个月2例(5.6%),24~36个月6例(16.7%),36~72个月14例(38.8%),72个月以上12例(33.3%)。21例行边界切除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28例(77.8%)恢复正常行走功能。21例行边界切除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静脉血栓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半盆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经相应治疗已明显好转。结论根据肿瘤部位确定切除及重建手术,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陈强金大地史占军景宗森
- 关键词:骨盆骨肿瘤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