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岿
- 作品数:23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云南彝族教育经典《理朵苏》的教育思想
- 2012年
- 《理朵苏》是云南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育经典。它的内容涵盖了仁义道德、读书习礼、忠君守法、尊老爱幼等丰富的教育及哲学思想,对今天社会发展和进步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 陈昱岿高飞
- 关键词:彝族教育经典教育思想
- 滇黔桂彝族地区实施火葬制度举步维艰的重要因素剖析——以云南弥勒彝族阿细地区为例
- 2016年
- 《殡葬管理条例》生效已达十七年,但该《条例》在彝族阿细聚居区处于瘫痪状态。该篇在历史文献及田野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儒家的伦理观念、火葬史被遗忘、传统宗教信仰、由"孝"文化引起情感体验及阿米什人回避效应带来的压力等因素是火葬制度失败的原因,指出在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民维权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殡葬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阻力、压力和纷繁复杂的挑战。
- 佟光星陈昱岿
- 关键词:火葬土葬
- 民国小学《国语》课程与少数民族学生国家意识的塑造——云南彝族阿细教育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制度化教育以把边疆少数民族整合入国家之内,以达到培养其国族意识的目的。对于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国族建构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国语。通过对档案文献及口述史资料的整理分析,考察民国时期云南彝族阿细学生《国语》课程学习的历史过程,展现此过程中阿细学生从阿细母语到国语纽带生成变化及国家意识的塑造机制。
- 陈昱岿
- 关键词:民国时期少数民族
- 默会知识视角下的庄子哲学解析——兼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 2015年
- 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极其丰富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是波兰尼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已被广泛地用于解释教师专业发展中个人知识的转化。文章对庄子哲学中的"默会知识"进行解析,并以之考察专家型教师成长过程,指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要经历"全牛"、"未尝见全牛"、"神遇"和"命"四个顺序相承的阶段。专家型教师正是在寄托结构的作用下,依循SECI程序不断进行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从而实现阶段和阶段之间的跨越,最终达到教学的最高阶段。默会知识视角的引入,使庄子哲学的传统文化视角与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契合的对接,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涵。
- 陈昱岿江淑玲
- 关键词:默会知识专家型教师庄子波兰尼
- 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师的边疆教育实践——以云南彝族阿细人为个案的考察被引量:1
- 2019年
-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边疆教育把少数族群整合入国家之内,以达到培养其国族意识的目的。边疆教育的推行离不开少数民族教师的一线实践。本研究以民国时期云南彝族阿细人教育为个案,运用档案文献法及口述史方法,考察边疆教育推行过程中彝族阿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行动,从微观和基础层面更丰满、更全面、更具有立体感地反映边疆教育贯彻实施的历史图景。这群无名的少数民族教师身体力行,躬耕实践,默默奉献,为兴办学校、开启民智、觉醒族群、作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 陈昱岿
- 关键词:边疆教育教育实践
- 学校教育场域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应用教育人类学方法考察分析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结果发现:阿细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且两种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可以和谐共生;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同构性、差异性和层次性;两种认同的基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国土意识、共同血缘、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的英雄人物、共同的国家象征符号等共同基础之上,而学校教育场域是构筑这些共同性基础的重要场所。
- 陈昱岿
-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教育人类学
- 印度高等教育规模扩充的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高等教育规模扩充受多重因素的驱动。在1950-1970年的20年间,印度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充,持续扩充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哪些?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驱动印度高等教育规模扩充的深层因素。
- 陈昱岿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中印两国顶尖级工科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情况及其特点比较——以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和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类专业为例
- 2012年
- 印度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是中印两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典范。在解读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和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类本科生课程的基础上,比较和归纳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和清华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情况及特点,以企为我国工科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
- 杨华陈昱岿
-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本科课程
- 云南彝族阿细文字失传的原因探悉被引量:1
- 2014年
- 彝族阿细先民曾经创造过属于他们民族的辉煌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但是其文字却失传了。该篇从阿细先民的教育制度、毕摩教育传承方式、阿细官方学术等角度探讨了阿细文字失传的原因,认为阿细彝文失传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是最根本的原因。
- 陈昱岿段家宏
- 关键词:毕摩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问题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在专业和专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 陈昱岿朱欣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