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愚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四川内江话韵母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3年
- 文章对内江话韵母中的几种特殊现象,从纵横两个角度比较研究,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条件及历史演变。
- 陈若愚
- 关键词:韵母
- 《左传》“寡君之以为戮”歧解辨被引量:1
- 2007年
- 《左传》“寡君之以为戮”的“之”和“以”,自王引之以来,语法学界对其词性、词义和结构关系有四种不同认识。其实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之以为戮,同以之为戮”——“把我作为杀戮对象”才是唯一正确的讲法。
- 陈若愚
- 关键词:《左传》歧义
- 辩证思维与杜诗辩证思维举例
- 2002年
- 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是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 ,它渗透在汉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举例分析杜诗短章辩证思维运用 ,以窥探杜诗词约义丰、多向张力、立体感强、有如七宝楼台的底蕴。
- 陈若愚
- 关键词:辩证思维杜甫艺术技巧艺术创作
- 赵贞吉文章评述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以《赵贞吉诗文集注》本所收266篇文章为评述对象,对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文学家赵贞吉的学术思想、政治建树、道德境界、文章成就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 陈若愚
- 关键词:赵贞吉
- 扬雄《方言》全称语意辨
- 2005年
- 汉扬雄《方言》全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对其语意有不同解释。王力、何九盈先生认为是:“轩使者绝代语释”加“别国方言”;本文认为是:“轩使者绝代语释(之以)别国方言”。
- 陈若愚
- 关键词:全称语意
- 《辞海》“几何”条漏收“怎么”义及给文选注释带来的失误
- 2009年
- 论证了《辞海》"几何"条漏列"怎么、为什么"义项与对"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的错误疏解,纠正了因依据《辞海》释义的各相应选本的误注。
- 陈若愚
- 关键词:《辞海》
- 中古又读字与杜诗对同义又读字的运用被引量:1
- 2005年
- 杜诗利用中古同义又读字调适诗律的情况很普遍。考察杜诗对中古同义又读字的运用,对今人阅读和研究杜诗乃至整个古代诗歌韵文都有重要意义。
- 陈若愚
- 也谈古汉语“×之谓”式和“×之谓×”式的句法分析——向郭锡良先生请教
- 2008年
- 古汉语"×之谓"式和"×之谓×"式,是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宾+之+动",后者是"主+之+动+宾"。确定主语或宾语,应区分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不能认为凡施事就一定是主语,凡受事就一定是宾语。两式的"之"字,均为指示代词,起复指作用,作被复指词语的同位语;被复指的词语是宾语,"之"就是宾语;被复指的词语是主语,"之"就是主语;以前所说"之"是宾语前置标志的说法应当修正。
- 陈若愚
- 关键词:古汉语句法分析
- “花草”、“花”释义正误
- 2006年
- 陈若愚
- 关键词:词典释义花草正误语词训释
- “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应是同义短语——向何乐士先生请教
- 2006年
- 古代汉语“以政治民”和“政以治民”是语义平面的同义短语;“政以治民”是“以政治民”在语用平面的变体,尽管句法结构有差异,但基本语义是等值的,只是为了适应语境,突出“以”的宾语,照顾叙述角度一致和语气贯通而作的语序调整。
- 陈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