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雪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新华书店
  • 1篇新媒介
  • 1篇性教育
  • 1篇疫情
  • 1篇营销
  • 1篇营销观
  • 1篇营销观念
  • 1篇营销手段
  • 1篇影视
  • 1篇影视剧
  • 1篇影视形象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场
  • 1篇昭君
  • 1篇昭君出塞
  • 1篇治愈
  • 1篇书店
  • 1篇提高服务质量
  • 1篇启蒙
  • 1篇启蒙意义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作者

  • 6篇陈雪
  • 3篇夏琼
  • 1篇陈雪
  • 1篇陈雪

传媒

  • 1篇声屏世界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新闻与传播评...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媒介赋权视角下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治理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下,作为乡村“善治”的载体之一,公益组织在有效嵌入并助力乡村治理的实践中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治理的实践为基础,跳出“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叙事,回归公益组织行为和过程分析,在新媒介赋权视角下构建“身份—策略—结果”的分析框架,并归纳公益组织实践中呈现的助力策略及其行动逻辑,可以发现:新媒介赋权策略选择主要是回应项目落地、助力达成过程中,公益组织在乡村治理场域社会关系网络中身份的动态变化;通过新媒介赋权信息、表达与行动,公益组织得以从无权的边缘观望者,成为获取认同和权力的骨干行动者,以及获取持续性影响力的隐性参与者;从赋权自我到赋权他者、从技术赋权到社会赋权是公益组织利用新媒体助力乡村治理策略的总体特征和逻辑。
陈雪夏琼
关键词:公益组织乡村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博弈被引量:6
2020年
2020年初延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场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疫前线危险重重,而国际舆论场中也是暗潮汹涌、形势严峻,污蔑中国、破坏国际合作抗疫的言行层出不穷,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博弈从未停止。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博弈策略主要有四:及时传递准确信息,尽力推动国际合作;尽力讲好疫情故事,展现中国真实细节;行动传递国家态度,突出民族精神内核;积极应对恶意攻击,坚定表明中国立场。
陈雪陈雪
关键词:话语权博弈
尘世百味中的温情人生——美食纪录片的“治愈系”建构浅析
2023年
“治愈系”一词流行已久,从最初的音乐领域延伸至动漫、文学、影视等领域。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标志着中国美食纪录片进入成熟阶段,并带起一波美食纪录狂潮。这些纪录片从不同切口展示中国美食文化,传递美食中的人生故事。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渴望被治愈的心理需求日渐增强。因此,研究纪录片如何从画面、声音、人物塑造、文化表达四个方面调动观众的心理情绪,为观众带来治愈的情感力量,对未来纪录片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雪
关键词:美食
新华书店提高服务质量之探讨
2000年
分析了影响新华书店提高服务质量的因素 ,论述了提高服务质量对新华书店谋求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华书店提高服务质量的若干措施。
陈雪
关键词:新华书店服务质量营销观念营销手段
王昭君影视形象传播研究
2021年
自古以来,王昭君及其故事借助多种多样的媒体让受众接触、接受并广泛传播。作为接触受众最广泛的影视剧,其对昭君形象和昭君故事的传播极大地影响到受众对这一历史文化名人的认知和再传播。王昭君影视形象的传播始于内地电影,发于香港电影,盛于内地电视剧,代表作品少,质量参差不齐;王昭君的影视形象传播建立在史实和相关形式文本的基础上,受中国社会语境变迁的影响,呈现出其变与不变的面向,不变的是昭君的美丽与多情,变化之处在于昭君的勇敢、执着和深明大义代替了她的柔弱、妩媚与哀怨,传播基调从昭君怨转向了昭君颂。
陈雪杨春艳
关键词:昭君出塞影视剧影视形象
《教育杂志》性教育传播的现代转向及启蒙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清末民初,以《教育杂志》为代表的报刊开展了突破传统禁忌的性教育传播活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学校性教育发展,改变国人对“性”的态度、观念、行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在对《教育杂志》性教育传播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展开研究并发现: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教育杂志》率先开始了近代报刊中的性教育传播活动,充当了一个即时在场的议题引导者角色。其传播活动的价值追求逐渐从民族福祉转向个人利益,引导受众转变对性教育价值的定位,帮助其逐渐摆脱对性的传统耻感和性教育的排斥心理。从批判到主张的话语逻辑,重构了受众对于性教育的认知体系;从馆内延伸至馆外的作者队伍,让知识视野多元化,触发并扩大了性教育的传播场域;从隐晦到直白的表述方式,则以科学传播破除受众迷思。这些处于动态变化的传播方式促使受众的性认知逐渐从另类回归常识。《教育杂志》的性教育传播对当下媒体报道性教育相关议题颇具借鉴意义。
陈雪陈雪
关键词:《教育杂志》性教育启蒙意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