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颖敏

作品数:78 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6篇房颤
  • 25篇心房
  • 22篇心房颤动
  • 20篇心血管
  • 20篇血管
  • 18篇心血管病
  • 18篇心血管病学
  • 18篇血管病
  • 18篇血管病学
  • 13篇心肌
  • 12篇消融
  • 10篇细胞
  • 9篇心电
  • 9篇心律
  • 9篇心律失常
  • 8篇射频消融
  • 7篇梗死
  • 6篇电图
  • 6篇心电图
  • 6篇心脏

机构

  • 5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上海第二医科...
  • 10篇杰升生物科技...
  • 8篇上海健康医学...
  • 7篇恩识医疗科技...
  • 5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作者

  • 77篇陈颖敏
  • 29篇何奔
  • 29篇徐瑾
  • 15篇王彬尧
  • 9篇李洪波
  • 8篇应小盈
  • 6篇黄定九
  • 6篇李宏松
  • 5篇陈润芬
  • 5篇卜军
  • 5篇李敏
  • 4篇陈曙霞
  • 4篇陈雯雯
  • 4篇张方亮
  • 4篇宋磊
  • 3篇黄晓菁
  • 3篇茆臻贞
  • 3篇刘建平
  • 3篇刘宗军
  • 3篇王长谦

传媒

  • 21篇中国心脏起搏...
  • 8篇心脏杂志
  • 4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新医学
  • 1篇中草药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2篇1999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选择性使用血栓抽吸策略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选择性使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即刻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入选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我院就诊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性血栓抽吸组(50例)和选择性血栓抽吸组(50例)。观察两组PCI术中血栓抽吸的阳性率和抽出血栓的完整性、血流TIMI分级、血栓脱落情况及术后2hST段回落情况。随访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选择性血栓抽吸组26例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血栓抽吸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性血栓抽吸组(84.62%︰56.00%,P<0.05)。两组抽到血栓的完整性、血栓脱落和术后即刻TIMI分级未见差异。术后2h常规性血栓抽吸组ST段回落≥50%为41例,选择性血栓抽吸组ST段回落≥50%为39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选择性使用血栓抽吸策略根据低压预扩后判断血栓负荷,提高了判断血栓负荷的准确性和抽吸出血栓的阳性率。
李宏松许向东吴国林谢启海张莉陈霞陈颖敏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
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建立兔房颤模型的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索一种在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基础上的兔房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兔皮下植入自主研发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的制作是以TI公司(德州仪器)的MSP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无线收发芯片CC2250为核心开发设计。优化植入系统设计以满足新西兰兔房颤模型建立的探索实验;植入子植入新西兰兔腹部皮下,采集电极留置于左上肢和右上肢腋下皮下,两个刺激电极分别缝合于左心耳和左心房上,通过无线收发采集和刺激信号;实现利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I导联心电信号,并通过专用计算机程序刺激软件,发放间歇(刺激2 s,暂停2 s)高频(频率20 Hz)阈上(强度2 mA,脉宽1 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在体内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和发放刺激)30 d,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刺激3周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48 h。结论用新西兰兔代替比格犬建立基于无线遥测和刺激基础上的房颤模型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福利优化和替代原则。
宋磊陈颖敏张方亮罗章源张文赞何奔
关键词:房颤动物模型
血压分层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血压分层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从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监测仪存储器中获取行baPWV检测的5643例体检者和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血压分层和不同年龄受试者的baPWVo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右侧baPWV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收缩压分层的增加,baPWV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99岁组ba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张方亮陈颖敏汪蓉
关键词: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血压
丹参酮Ⅱ_A对缺血性心脏病中细胞凋亡与自噬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8年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丹参酮Ⅱ_A是从丹参的根部提取的主要亲脂性成分,研究表明,丹参酮Ⅱ_A具有多种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心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有关。论述了缺血性心脏病中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相互关系,总结了近年来丹参酮Ⅱ_A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产生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为深入研究缺血性心脏病以及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冯帅沙爽常庆陈颖敏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细胞凋亡自噬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 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李宏松陈颖敏李洪波徐瑾刘建平
关键词:心房颤动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慢性持续性和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经导管射频消融被引量:1
2008年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近年随着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迅速发展,其已成为根治房颤最有希望的技术。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协会(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第1次将经导管消融治疗作为房颤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只要对1种Ⅰ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不能耐受的症状性房颤.即可作为药物治疗之后的二线治疗进行导管消融。
徐瑾陈颖敏何奔
关键词:心房颤动介入治疗射频消融
血管紧张素(1-7)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血管紧张素(1-7)是血管紧张素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它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发挥作用。血管紧张素(1-7)作为血管紧张素Ⅰ的主要活性产物,对调节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尤其是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起着一定的作用。它通过激肽、一氧化氮、前列腺素产生与血管紧张素Ⅱ完全不同的作用。这些提示血管紧张素(1-7)可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自身活性的重要物质。近期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1-7)具有保护心室心肌功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氧化应激,调节神经压力反射,降低血压和舒张血管,抗增殖、抗纤维化和抗炎症反应,以及调节血脂、脂肪细胞代谢、保护糖尿病所致心肌损害等心血管保护作用,现就这些保护作用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李敏陈颖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
2008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在〈50岁的人群中房颤患者罕见,60岁后发病率明显增加,至80岁其发病率接近10%。房颤发病的中位年龄为72岁,男性高于女性。我国首项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在全国13个省、14个自然人群中抽样29079人,发现中国人房颤患病率约为0.77%,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患者人数接近800万。随着风湿瓣膜性心脏病逐渐减少,非瓣膜性房颤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
李洪波陈颖敏何奔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心房扑动华法林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7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8例,慢性房颤组19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HGF、c-MetmRNA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HGF及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窦律组比较,慢性房颤组HGF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风心窦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c-MetmRNA的表达三组无差异。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HGF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其受体c-Met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未见明显变化。
李宏松徐瑾李洪波陈颖敏刘建平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槐果碱对犬室颤阈以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槐果碱静脉注射后对正常犬及急性心肌缺血犬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室颤阈(VFT)的影响。方法:测定犬静脉注射槐果碱(3 mg·kg^(-1))后5,20,40,60 min ERP和VFT,比较与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的差异。并且通过结扎犬左前降支冠脉(LAD)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比较对照组、槐果碱组用药前后ERP,VFT的变化。结果:正常犬用药后20 min及40 min,槐果碱组ERP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0.028和P=0.02);且VFT较对照组用药后有显著升高(P=0.013和P=0.026)。静脉注射槐果碱后20 min第2次结扎LAD,该组较对照组ERP有显著延长(P=0.043);槐果碱组VFT较第1次结扎有提高,而对照组VFT有所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49)。结论:槐果碱用药后20,40 min能延长正常犬的ERP,提高VFT;用药后20 min槐果碱能提高急性心肌缺血犬的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室颤阈。
陈颖敏徐瑾叶清陈美芳沈惠风陈曙霞
关键词:槐果碱心肌缺血心室颤动抗心律失常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