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华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疗法
  • 1篇电针治疗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失禁
  • 1篇尿失禁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尿失禁
  • 1篇消毒
  • 1篇消毒供应
  • 1篇消毒供应中心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观察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后
  • 1篇脑卒中后尿失...

机构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2篇陶华
  • 1篇王明盛
  • 1篇赵俊霞
  • 1篇王庆波
  • 1篇周国赢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4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4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尿失禁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电针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常规处理,药物对照组增加口服奥昔布宁治疗,连续服用35d;电针治疗组增加电针治疗,连续治疗35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5d后(治疗后)评定2组患者尿失禁程度和疗效(疗效评价时间为治疗后和随访第3个月),同时进行尿失禁评分,并记录2组患者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膀胱最大容积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治疗组46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7例(37.0%),随访第3个月痊愈13例(28.3%),而药物对照组治疗后痊愈8例(17.4%),随访第3个月痊愈3例(6.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3d排尿次数、3d漏尿次数、膀胱最大容积和残余尿量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的3d排尿次数、3d漏尿次数、膀胱最大容积和残余尿量分别为(16.54±3.29)次、(3.15±2.24)次、(398.74±153.40)ml和(103.49±10.57)ml,与药物对照组的(21.39±4.25)次、(4.27±2.32)次、(335.38±143.75)ml、(119.76±12.64)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在近期和远期均有较好的疗效,且优于口服奥昔布宁的药物治疗。
周国赢王明盛陶华王庆波靳建宏
关键词:电针疗法脑卒中尿失禁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成本控制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从过去的洗洗涮涮到现在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所消耗的物品越来越多,消毒供应中心亦成为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单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消耗用品由保管管物,会计管账,保...
陶华赵俊霞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成本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