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雒占福

作品数:34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8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城市
  • 5篇影响因素
  • 5篇主城区
  • 4篇教育
  • 4篇城市群
  • 3篇影子
  • 3篇影子教育
  • 3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区域经济
  • 2篇综合承载力
  • 2篇县域
  • 2篇协调度
  • 2篇精明
  • 2篇精明增长
  • 2篇经济差异
  • 2篇河谷型城市
  • 2篇城市空间扩展
  • 1篇道路网

机构

  • 3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定西师范高等...
  • 1篇甘肃省交通运...

作者

  • 34篇雒占福
  • 4篇张剑
  • 3篇张万萍
  • 3篇何珊
  • 2篇王小鹏
  • 2篇白永平
  • 1篇肖智峰
  • 1篇陈怀录
  • 1篇赵雪雁
  • 1篇蔡文春
  • 1篇刘霜
  • 1篇蒲欣冬
  • 1篇李秀萍
  • 1篇陈芸芬
  • 1篇张瑞雪
  • 1篇蒋瑜
  • 1篇王福红

传媒

  • 6篇干旱区地理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研究
  • 2篇人文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规划师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10年甘肃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及其内部协调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城市用地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载体,城市用地效益是城市效益的直接体现,本文以甘肃省12个城市为对象,建立甘肃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2—2011年甘肃省各城市用地的社会经济与城市环境效益间协调度变化过程,以此揭示甘肃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12个城市的城市用地综合效益整体都有所上升,尤其是城市用地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内部构成开始出现均衡增长态势,基本均衡城市由2002年的2个城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和酒泉市),增加到2011年的5个城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和酒泉市);从城市用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间的协调状况,中度协调的城市由2002年2个城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增加到了2011年5个城市(新增张掖市、金昌市和兰州市)。甘肃省全省各城市不仅城市用地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并且内部构成效益间协调性增大,协调型城市增多。
何珊蒋瑜雒占福张万萍孟越男张剑
关键词:协调度
中国城市供水效率时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20年
城市供水效率不仅体现单纯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社会效益,更关系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化质量。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定量测算了2006年、2010年与2016年中国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供水效率及其生产率变化。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供水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城市供水规模效率高于纯技术效率,已成为城市供水综合效率的主要驱动力量。(2)中国城市间供水效率差异显著,存在高效率、中高、中等、中低与低效率等不同等级,且其效率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3)中国城市供水效率变化趋势向好,形成了双驱动上升型与双滞后下降型、综合效率驱动上升型与滞后下降型、技术变化驱动上升型与滞后下降型等差异显著的不同类型的供水效率变化城市。(4)中国城市供水效率及Malmquist生产率变化在三大地区基本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差异特征,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一致,且东部地区的技术变化作用较中西部城市更为突出。(5)中国城市供水效率及Malmquist生产率变化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呈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等级差异特征,大城市的技术变化作用较中小城市突出。
雒占福朱立祥常飞范圆圆张金
关键词:城市供水DEA模型MALMQUIST指数
河谷型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以兰州市主城区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居住环境质量提升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设施的不均衡性、可获取性与可选择性差异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情感需求具有显著的剥夺影响。本研究以兰州市主城区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各类城市设施的POI为数据源,通过构建居住环境剥夺评价体系定量识别其剥夺程度并对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结果表明:(1)居住环境的综合剥夺在东西狭长的河谷城区上呈现出重心偏东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高剥夺区集中在河谷边缘区以及西部城区,低剥夺区呈现于河谷中心区与东部城区。(2)居住环境的正向维度基本呈现出河谷中心区剥夺程度低,河谷边缘区剥夺程度高的态势;负向维度在空间上则呈现出与正向维度反向的分布趋势。(3)河谷型城市居住环境剥夺格局是城市形态、居住区区位、城市的动态扩张次序、居住区密度以及政策规划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其中,城市形态下的空间可达性制约着城市空间的开发时序,进而影响设施的空间配置水平;居住区区位制约着居住区自身对设施的选择性与环境干扰性;城市的动态扩张导致了河谷城市开发周期的不同,进而导致新旧城区设施配置的不同;居住区密度对城市设施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政策规划对居住环境剥夺格局具有重构作用。
雒占福雷德宏李晓慧原悦
关键词:居住环境河谷型城市影响因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由于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等的不同,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违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本文参考了大量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从研...
朱立祥雒占福王启雯
关键词:区域经济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地城市正经历着空间规模迅速扩展与空间结构形态巨变的历史性过程,争做“国际化大都市”、向“巨型城市”迈进的“做大做强”成为各地发展的基本诉求,随之而来的是珍贵的耕地资源不断锐...
雒占福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精明增长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品质城市建设是响应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兰西城市群30个市(县)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建成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环保、交通、市政和形象品质8个维度进行了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序变化上,各城市的综合品质整体持续提升,品质建设处于相对中低水平;各城市的分维度品质变化复杂,存在稳定型、提升型、先降后升型、先升后降型、混合型等多种变化类型。(2)各城市综合品质在空间上呈现由"双核"向"多核共存"格局转变的特征;分维度品质差异大,分布不均衡。(3)各城市分维度品质的贡献差异显著,特色品质城市逐步形成,基本形成单维度、双维度和多维度主导型3种类型。(4)品质城市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影响力为建成区规模>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率>对外交通>地形起伏度,城市规模是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化率和人均GDP为次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影响最弱,但属于基础性作用。
雒占福李晓慧雷德宏杨卓龙
关键词:影响因素
晋中城市群县域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晋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引力模型分析了2000—2018年晋中城市群县域单元可达性水平及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晋中城市群县域单元的可达性水平显著提升但地域分布不均衡,受地形和距离因素的影响存在"断崖式"梯度变化和"中心高、边缘低"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2)晋中城市群县域单元的经济联系强度持续增强,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廊道指向特征和行政区指向特征。(3)晋中城市群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不同县域单元对外经济联系能力差异较大,但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
雒占福张永锋蒋慧敏李兰高旭
关键词:可达性经济联系引力模型
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异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土地综合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作用的中介和协调程度的表征,其空间异化研究能够有效地为多样化与区域适应性的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构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指标,从城市个体空间异化视角,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兰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剖析研究。研究认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0.102)、经济密度(0.088)指标所占比重较大,经济技术是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总体变化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高承载力区主要受到经济技术条件的支撑,而榆中、皋兰等县低承载力区域,其主要受制于自然、经济环境多方面的限制。
王小鹏雒占福贵立德
关键词:土地综合承载力熵值法
基于协整分析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1988-2012年兰州市基础设施与建设用地面积的相关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分析的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兰州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增长及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正向的作用关系;2)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342206的调节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并且短期内道路基础设施是引导兰州市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变量,是兰州市城市空间增长的前导性基础设施;3)兰州市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之间无Granger因果关系,工程性基础设施中道路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存在单项Granger因果关系,供水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雒占福张瑞雪梁炳伟何珊张剑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增长
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2021年
基于2005—2019年福建省64个县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利用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创新性研究福建省县域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福建省县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持续推进,空间特征表现为从2005年的单县域核心模式向2019年的多县域核心模式转变。(2)产业结构高级化热点县域始终集中在厦门市区—泉州市区—晋江市及周边县域,中西部与北部县域长期处于冷点区域。(3)劳动力数量对福建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程度最大,人均R&D经费的影响程度最小但交互作用显著,各影响因素的交互均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单一影响因素的作用。(4)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县域具有不同的正、负相关性,表现为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的带状分布。
雒占福王家明张蓉梁晶晶杜雨涵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时空演变特征县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