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62例被引量:2
- 2012年
-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发作的严重程度、次数和持续时间变化很大,头痛多在单侧,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间歇期间正常,常见于女性。西药治疗止痛容易,根治难。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静馨郭伟聪
- 关键词:偏头痛辨证治疗头痛指数
- 浅谈流行性感冒中精神症状的治疗
- 2000年
- 笔者在临床诊治流感中,发现患者或在疾病的早期,或在发热期,或恢复期,由于个体禀赋不同,常伴有各种不同的精神症状。 ①.神经衰弱症状:多发生在疾病早期及恢复期及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易疲劳,脑力迟钝,注意力涣散,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失眠等。 ②.抑郁症状:多发生在发热期或退热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呆滞少动,内心沮丧,不欲进食,烦躁焦虑,坐卧不安,重则可呈现自责自罪或被害妄想,可因情绪极度低落而产生自杀。
- 静馨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精神症状中医药疗法
- 五苓散治疗中风后急性尿潴留32例被引量:3
- 2001年
- 静馨郑逸文
- 关键词:中风急性尿潴留中医药治疗五苓散
- 中医辨证治疗半侧面肌痉挛31例
- 2007年
- 半侧面肌痉挛(Hemifaeial spasm。HFS)是以患者面部反复发生的。不自主的肌肉阵挛性收缩或抽搐为特点。通常发生在面部的一侧。双侧发生者十分罕见。患者常见以上下眼睑不自主的跳动为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波及到邻近面部肌肉。最终可以出现神经支配的所有肌肉的抽搐。西医通常以肉毒素治疗,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能维持4个月。但30%以上的患者有副作用,主要是面肌、眼睑无力,眼睑下垂,流泪和眼干及复视,给病人带来痛苦,故不愿接受西药治疗而转入中医治疗。我们采取以中医中药为主的方法辨证施治,仍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静馨郭伟聪
- 关键词:中药治疗镇肝熄风汤
- 自拟加味芎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2例
- 2006年
-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我们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自拟加味芎芍汤治疗该病42例,并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42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郭伟聪欧凌君静馨庄清芬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中医药疗法
- 中风再造丸治疗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风再造丸治疗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4年5月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患者49例,并与静滴尼莫地平组对照,总结治疗方法.
- 静馨郑本端
-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损害辨证治疗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肌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肌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力,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静馨
-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脑血栓临床疗效
- 十灰散合中医辨治治疗脑梗塞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梗塞急性期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发生需积极治疗,常规予止血、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积极补充血容量。但予止血剂后必将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如出现再次梗塞,并与脑梗塞治疗原则产生矛盾。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以十灰散为主,辨证论治脑梗塞急性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1例,疗效颇佳。现总结分析如下。
- 静馨郭伟聪
- 关键词:脑梗塞上消化道出血十灰散辨证治疗
- 心电图观察对脑-心综合征的诊断及意义
- 2000年
- 脑血管病发病后,由于血循环障碍,常常损害植物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并发症,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脑-心综合征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它的诊断对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有重要意义。 急性脑血管病时,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对心血管系统。
- 郑逸文静馨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心电图
- 四味回阳饮加味治疗气厥型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30例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四味回阳饮加味治疗气厥型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四味回阳饮加味,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7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和卧立位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在改善卧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味回阳饮加味治疗气厥型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静馨郭伟聪陈泽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