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济芬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移动式急救护理信息管理体系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过程中使用移动式急救护理信息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患者纳为对照组(55例),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患者纳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救治,观察组在接诊和救治过程中采用移动式急救护理信息管理体系。比较2组患者的各环节所用时间、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间自发病至到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和到院至影像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在静脉溶栓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急诊接诊流程、急诊抢救工作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中采用移动式急救护理信息管理体系,能够显著缩短救治各环节的用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 东张森石崖琳马济芬王海燕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信息管理体系
- 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MEWS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3月,对经急救后需要住院的178例急诊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MEWS评分及SBAR沟通方式,即做好转运前的评分,做好相应的对策,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制订患者转运交接单、标准化转出交接流程等措施,规范危重患者的转出交接过程。结果运用MEWS评分及SBAR沟通方式后,危重患者转出交接的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29.7%降至6.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原来的79.7%提高到94.9%,接受患者科室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7.5%提高到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 王海燕沙玲马济芬
- 关键词:SBARMEWS评分急诊科患者
- 1例哌替啶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 2009年
- 李红芳沈昱马济芬
-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哌替啶阿片受体激动剂强效镇痛药休克病例肌肉注射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急诊输液室的实践体会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化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的临床实践。方法深入学习优质护理内涵,制定适合输液室特点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和具体措施。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在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 沙玲马济芬李红芳
- 关键词:优质护理输液室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4例,立即清洁皮肤及黏膜,催吐洗胃,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剂进行抢救。结果 54例患者中死亡2例,成功治愈52例,成功率96.30%。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对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马济芬石崖琳张蕾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护理体会
- 鼻肠管在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复尔凯鼻肠管在食管癌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保证营养供给同时,尽量减轻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耐受性。方法统计24例食管癌术后留置复尔凯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观察管道留置过程中病人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等反应。病人对管道的耐受和有无咽喉部刺激性疼痛、严重异物感等食管刺激症状。结果复尔凯鼻肠管CH10型(直径3.33mm,长130cm),在管道留置过程中流泪、呛咳、恶心、呕吐、食管刺激现象较少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较易接受。结论复尔凯鼻肠管有管细、质软、易插入与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作为鼻饲患者维持肠内营养的治疗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使用方便的方法。
- 张维维刘亚琴马济芬李红芳李云
-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护士对急救药品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对急救药品的知晓率。方法组建品管圈,以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药品知晓率为选题,运用PDCA原则,采取开展急救药品专门培训、整理打印急救药品相关资料、结合实境培训考核等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急诊科护士对急救药品知晓率由实施前的28.57%提高到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5,P=0.002)。实施前后抢救药查检得分分别是(55.56±23.37)(80.83±4.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2,P=0.0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药品知晓率,一定程度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 沙玲东张森马济芬
- 关键词:品管圈护士急救药品
- 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急诊救治的105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划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和观察组(52例,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0.38%)相较于对照组(75.47%)更高(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77%)相较于对照组(18.87%)更低(P<0.05)。急诊救治后24 h、48 h及出院时,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同一时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评估、常规检查、病情确诊、入院至溶栓和急诊停留的时间均更短(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于急诊救治期间应用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缩短救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沙玲马济芬李红芳王海燕
- 关键词:脑卒中急诊救治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抢救成功率
- 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院时间段: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人员数量45例)、观察组(人员数量45例),两组均配合常规管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以管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管理质量、生活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开展细致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管理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期间通过予以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缩短急救时间的效果,且患者生活质量和管理方式满意度显著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 李红芳王海燕马济芬
- 关键词:管理质量脑卒中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