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震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
- 本发明涉及人工耳蜗植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包括电极身,所述电极身的一端连接有接收刺激器,另一端连接有弯电极,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可相互张开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
- 贾贤浩林奈尔张红专张玮洵高娜高震袁雅生赵卫东
- 颞骨内面神经鞘瘤:一项单中心45例回顾性分析
- 2023年
- 面神经鞘瘤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和随访观察,这些治疗方式目前尚无明确的使用指征,面神经鞘瘤的治疗策略也无统一定论。该研究从治疗方式的角度,回顾性分析了1987至2018年面神经鞘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肿瘤位置、治疗策略和治疗效果。共有2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包括完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1例接受放疗,22例未接受治疗而进行随访观察.
- 马梦叶(编译)高震
- 关键词:面神经鞘瘤次全切除术肿瘤位置随访观察
- 基于CT重建的国人中颅窝入路内听道定位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借助CT重建技术研究中颅窝入路内听道的解剖定位。方法·选取44例(88侧)正常颞骨CT数据,其中男女各22例,通过CT重建技术重建中颅窝三维解剖结构,测量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并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侧别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在中颅底的三维重建模型中,弓状隆起的发现率为43%。岩浅大神经与内听道成角为51.46?±9.28?,上半规管与内听道成角为49.22?±7.32?,内听道上方骨质厚度为(4.38±0.97) mm。各项数据均不存在性别和侧别差异。结论·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CT重建技术有助于内听道的个体化精准定位。
- 高震袁雅生
- 关键词:内听道颅底解剖计算机断层扫描
- Notch信号通路与耳蜗毛细胞发育被引量:1
- 2009年
- Notch信号通路在耳蜗毛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方面促进了毛细胞前体细胞的发育,另一方面通过侧向抑制机制使相邻的2个前体细胞分别向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的方向分化。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以使未发育成熟的听觉感受上皮产生额外的毛细胞。
- 高震迟放鲁
- 关键词:耳蜗毛细胞NOTCH信号通路细胞发育前体细胞支持细胞
- 跨颅内外面神经桥接吻合术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于接受跨颅内外面神经桥接吻合术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损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17至2022年进行了跨颅内外面神经吻合术的27例面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性病变、损伤位置、面瘫到手术的间隔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的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评分,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平均HB评分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结果:27例患者中男17例,女10例;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42.50±3.38)岁;原发侧颅底疾病包括外伤3例、肿瘤22例和感染2例;面瘫的持续时间6个月~5年。统计发现进行了跨颅内外面神经吻合术的患者的术后平均HB评分(3.750±0.183)较术前(4.875±0.168)明显下降。面神经功能良好患者比例从术前的7.4%上升到42.9%。结论:面神经跨颅内外端端吻合术后对于改善的面神经损伤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都有显著效果。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该手术的长期效果,并确定最佳的患者选择标准和术后康复策略。
- 张玮洵高震高震吕霁寒贾贤浩赵卫东贾贤浩
-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神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