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明贵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上海市静安区卫生系统“十百千”人才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导骨再生
  • 2篇头影
  • 2篇头影测量
  • 2篇自动识别
  • 2篇计算机
  • 2篇骨再生
  • 2篇X线
  • 2篇X线头影
  • 2篇标志点
  • 1篇牙弓
  • 1篇牙列
  • 1篇牙列修复
  • 1篇牙种植
  • 1篇引导骨再生膜
  • 1篇正畸
  • 1篇正畸支抗
  • 1篇正颌
  • 1篇正颌外科
  • 1篇支抗
  • 1篇三维重建

机构

  • 4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7篇魏明贵
  • 5篇王国世
  • 2篇沙烟直
  • 2篇李韶伟
  • 2篇吕得志
  • 1篇杨杰
  • 1篇黄庆炎
  • 1篇丁国伟
  • 1篇丁国伟
  • 1篇郭其一
  • 1篇周正炎

传媒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CT成像的GBR术中两种植骨材料变化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CT扫描提供的图像信息与数据,运用Simplant软件分析系统,对GBR术中植入的天博骨粉(Bio-Osten)与Bio-Oss骨粉材料在引导骨生长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进行定量比较分析,探讨天博骨粉的成骨状况。方法:选取15例前牙即刻种植同时实施GBR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天博骨粉组(实验组)7例,Bio-Oss骨粉组(对照组)8例。在完成牙种植体植入的同时,植入天博骨粉或Bio-Oss骨粉,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进行种植区螺旋CT扫描,利用CT扫描提供的图像信息,运用Simplant软件分析系统,分别对即刻种植的GBR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天博骨粉、Bio-Oss骨粉的体积进行测量,计算其术后3个月、6个月时相对术后1周时骨粉的吸收率,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周天博组、Bio-Oss组植入骨粉的平均体积分别为:101.10 mm3±14.76 mm3、121.69 mm3±38.35 mm3,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天博组、Bio-Oss组吸收率分别为:41.51%±5.87%、49.30%±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者吸收率分别为:58.02%±5.67%、70.26%±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影像上,天博骨粉与Bio-Oss骨粉有着相似的引导成骨性和可吸收性;相比较而言,天博骨粉的吸收速率慢于Bio-Oss骨粉,或者可能是Bio-Oss骨粉引导新骨生长速度快于天博骨粉。
王国世魏明贵李韶伟沙烟直
关键词:螺旋CT引导骨再生
计算机辅助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在前期实现相关标志点自动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服务于正颌外科的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测量分析系统(computerized automatic cephalometric analysis system,CACAS),并检验其临床应用的准确度。方法CACAS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自行开发的功能软件包括图像数据管理、图像预处理、边缘提取与自动定点、标志点校正、自动测量与分析等五个模块。临床上选择12例正常牙合成人的头颅定位X线头影侧位片图像,分别采用CACAS与手工测量分析,将两者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CAS自动定点、交互定点及自动测量分析过程运行良好。CACAS测量与手工测量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别;CACAS测量结果更接近标准正常值。结论CACAS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准确快速、简便有效的正颌外科诊断系统。
魏明贵黄庆炎王国世丁国伟
关键词:计算机标志点自动识别X线头影测量分析正颌外科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与口外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疗效比较,评价微型种植体支抗作用效果。方法将20例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种植体支抗组10例,口外弓支抗组10例,分别应用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配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拔牙间隙。通过头影测量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反映牙、颌、面形态特征的标志点位置变化,并通过成组t检验分析两组牙、颌、面形态变化的差异。结果矫治后在矢状向上,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内收(6.56±1.37)mm,上唇突点后移(4.36±0.79)mm,口外弓支抗组上中切牙内收(5.56±0.66)mm,上唇突点后移(3.86±0.73)m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分别为(0.55±1.36)mm、(1.81±0.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向上,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压低(1.96±0.82)mm,上第一磨牙压低(1.59±1.15)mm,口外弓支抗组上中切牙伸长(0.60±0.74)mm,上第一磨牙伸长(0.24±1.72)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支抗组U1-SN角减小(16.76±2.85)°、口外弓支抗组U1-SN角减小(20.10±2.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仅具备较强的矢状向支抗作用,同时具备有传统口外弓支抗难以实现的垂直向支抗能力,有效压低前牙以利于矫正深覆、露龈笑畸形,压低上磨牙以利于骨性Ⅱ类面型的改善。
魏明贵吕得志王国世
关键词:正畸支抗微型种植体口外弓
X线头影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旨在研究用于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各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 ,建立计算机自动定点的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CACAS)。方法 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相关技术 ,其中包括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Canny边缘检测、基于知识的边缘跟踪及可变模板匹配技术等 ,改善 X线头影图像质量 ,提取软硬组织边缘轮廓 ,自动定位识别标志点。结果  CACAS系统成功实现了 17个标志点的自动识别与定位及面下 1/3轮廓描迹。结论 本研究建立 CACAS系统所运用的技术方法是有效可靠的。
魏明贵周正炎丁国伟王国世郭其一杨杰
关键词: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头影测量
颅颌面结构三维分析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5
1999年
颅颌面结构三维分析是研究颅颌面生长发育规律的重要手段,同时应用于颅颌面各类先天及后天畸形的定量诊断,手术设计,手术模拟以及术后评价。自1931年Broabent首创头颅定位X线头影测量技术以来,这种孤立地以正或侧位X片作为测量分析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得到了空前?..
魏明贵
关键词:颅颌面结构
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对双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应用Acrylock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修复治疗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23例,通过患者主观感觉、临床观测、X线检查等方法,对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及稳定、咀嚼功能、基牙及牙槽嵴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价。结果Acrylock栓氏附着体固位义齿的美观、舒适性、固位及稳定性、咀嚼功能等各项,患者主观评价的满意率均达80%以上;经过12~18月随访观察,所有义齿的固位及稳定性良好,基牙牙周状况良好,X线根尖片及口腔全景片检测基牙及游离缺牙区牙槽嵴高度没有降低改变。结论对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牙列的修复,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魏明贵王国世吕得志
关键词:栓式附着体牙列修复
基于三维重建对牙种植骨移植材料的定量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Simplant软件三维重建对牙种植患者骨移植材料的定量评估。方法对9例牙种植修复Ⅰ期手术同期完成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种植区螺旋CT扫描,对螺旋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数据分析,通过测量计算骨移植材料Bio-Oss在植入人体后不同时期的体积,以术后1周剩余体积为基线体积,计算其在术后3个月、6个月的剩余量,剩余量=复诊时剩余体积/基线体积×100%。结果通过测量、计算,得出Bio-Oss在术后3个月的剩余量为(52.49±7.03)%,术后6个月的剩余量为(30.00±8.35)%。结论三维重建评估发现牙种植修复引导骨再生术中所植入的骨移植材料Bio-Oss随时间延长有明显的吸收。
李韶伟王国世魏明贵沙烟直
关键词:三维重建骨移植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