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锡俊
- 作品数:24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东文化大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孙文的经济学说试论
- 1991年
- 序言《实业计划》(《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孙文经济政策具体化的代表作。这一著作对中国经济的开发决不是一纸空文。按人类经济学的观点看来。
- 中村哲夫鹿锡俊
- 关键词:经济学说古典经济学《建国方略》马克思经济学国富论应用经济学
- 蒋介石与战后国共相争中的日本人角色被引量:3
- 2013年
- 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至1949年大陆政权更替,蒋介石和国民党是如何处理包括战俘与侨民在内的滞华日本人的?本文依据《蒋介石日记》与相关原始档案,论述了对这一问题所含若干侧面的考察结果。其中,第一节"胜利之初蒋介石对日本战俘的处理方针",揭示了蒋遣返日俘政策的多重性质;第二节"国民政府对日本技术人员的留用",展现了留用日籍技术人员的目的及基本方针的变化;第三节"蒋介石在另起炉灶后的运用日人",分析了国民党在大陆崩溃前后蒋招聘日籍军事教官和组建"中日义勇军"计划的前因后果。结论显示:战后国共相争以两党隔海对抗为结局,和日本人发挥的作用有密切关系;在研究战后的国家重构时,日本人所充当的角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 鹿锡俊
- 关键词:蒋介石国共关系留用
- 中国问题与日本1941年的开战决策——以日方档案为依据的再确认
- 太平洋战争已过去60余年,关于日本1941年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很多人认为早就盖棺论定,不再是一个问题了。然而,随着近年中日韩等国围绕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对立再起。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似乎又成了问题:在日本的媒体...
- 鹿锡俊
- 关键词:太平洋战争三国同盟
- 文献传递
- 日本的对华对美政策与中日美关系的演变
- 鹿锡俊
- 关键词:中日关系史中美关系史
- 蒋介石对苏德战争的预测及因应--蒋介石抗日外交个案研究之四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局限于苏德双边关系时,蒋介石的判断相当具有远见。其对苏德必战的早期预测,既使中国避免了在结盟问题上作出错误选择,又引导国民政府克服了在《曰苏中立条约》后一度出现的动摇,还通过中国共产党为苏联提供了宝贵的情报。但是,在论及日苏德三边关系时,蒋介石关于日本必和德国夹攻苏联的判断却失之于理想化。蒋视苏德战争为中国否极泰来的转机,其在战争实际爆发后确定的联苏反德方针,主要目的是促成苏德战争扩大为日苏德战争。
- 鹿锡俊
- 关键词:蒋介石苏德战争抗日外交
- 日本全面侵华前夕对华态度新探被引量:2
- 2020年
- 1936年8月后,日本先后推出《国策基准》《帝国外交方针》和《对华实行策》《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构成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政策基础。中国绥远抗战的胜利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鼓舞了民众情绪,凝聚了民族情感,中国的合作御侮局面步入新阶段。日本为挽回强硬分裂华北图谋失败后的不利局面,分化中苏关系,在军部主导下,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并浮现出以“佐藤外交”为代表的对华“新政策”。但“新政策”并未改变日本军政界长期以来对华侵略的根本观念,在与中国进行有限接触后,日本即开始从“新政策”退步,停止调整对华邦交。尽管国民政府持续推进与日本的和平对话,日本却打着“惩罚”国民政府的旗号加快侵略步伐,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鹿锡俊
- 关键词:国民政府抗日战争
- 孙文的经济学说试论
- <正>序言《实业计划》(《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孙文经济政策具体化的代表作。这一著作对中国经济的开发决不是一纸空文。按人类经济学的观点看来,那是在提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某些应
- 中村哲夫鹿锡俊
- 文献传递
- 从日德防共协定到中苏绝对密件的多边博弈及影响(1936.11-1937.8)被引量:1
- 2022年
- 苏联在日德签订防共协定后,既进一步积极推动中国抗日,又为避免自身参战而拒绝谈判中苏互助条约。西安事变后,日本为拉拢国民政府,接受其以“共同防共”为名义的联日反苏,做出对华“温和”姿态,但因死守侵华果实而很快重返旧路。国民政府对苏联与日本在对华政策上的多面性均有认识。因此,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在对苏政策上既谋求以苏制日,又防止“为第三国抗日”;在对日政策上既坚持要求首先恢复华北主权,又致力于和平调整关系。这种做法反映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决策层既想抗日又不愿放弃反共的本质。这使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在对日对苏关系上时现纠结与矛盾。最终,在确信没有苏联的支持就无法抵抗日本的全面侵略之后,国民政府才被迫同意通过中苏之间的“绝对密件”而使“共同防共”问题在条约层面得到决定性的解决。
- 鹿锡俊
- 关键词:共产国际
- 1940年的国际危机与蒋介石的抉择-以当事者日记为基础的一个初步考察
- 鹿锡俊
- 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 1986年
- 1985年11月14—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和复旦大学历史系共同发起的,建国以来首次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各地代表共六十余人,提交论文三十余篇。会议讨论的重点,一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二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三是中美关系史的其他问题。
- 刘平鹿锡俊
- 关键词:中美关系史门户开放美国对华政策白银政策美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