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瑾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软衬式赝复体在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评价软衬材料在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一侧上颌骨缺损患者,每例患者同时制作软衬式阻塞器修复体和传统硬质树脂阻塞器修复体各1副,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修复体的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及语音清晰度等方面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修复体在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修复体,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语音清晰度分别为(90.4±6.7)%和(8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衬材料应用于一侧上颌骨缺损早期修复,能在术后早期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增加修复体的固位稳定性,改善语音清晰程度。
- 黄元瑾林祥长翁小玲
-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软衬材料赝复体
-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应用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118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分析选择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和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探讨影响血管化游离组织瓣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为游离前臂皮瓣58块,游离腓骨肌皮瓣50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0块,游离背阔肌皮瓣1块;口腔颌面部缺损部位为舌缺损49例,颊及口咽缺损10例,口底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38例,上颌骨缺损12例,下颌骨和口咽复合型缺损1例,偏侧颜面萎缩1例。117块游离组织瓣成活,1块游离腓骨肌皮瓣和1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游离组织瓣临床成功率为98.3%;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2%(5/118),抢救成功率60%。结论:合理地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曙光艾伟健栾修文周会喜王治平李志强盘杰黄元瑾
- 关键词:显微外科
- 表面磨耗对磁性附着体固位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表面磨耗与其磁性固位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将MagfitDX400型磁性附着体衔铁及磁体分别固定于0.9×0.9×1.5cm的长方体自凝树脂试件中,共制作10对试件。将试件固定于滑动摩擦仪上,使磁体和衔铁做相对滑动运动,滑动距离为5mm,垂直加载5kg,滑动速度为60次/min。分别于以下阶段测试磁性附着体的垂直向固位力:1)摩擦运动前;2)滑动摩擦30,000次后;3)滑动摩擦50,000次后;4)滑动摩擦90,000次后。用显微镜观察滑动摩擦90,000次后的附着体表面形态。结果:10对附着体在滑动摩擦30,000次、50,000次和90,000次后的固位力降低的平均值分别为0.016N,0.003N和-0.008N,统计学分析显示,摩擦运动前后的固位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微镜下,滑动摩擦90,000次后的附着体表面可见明显磨耗。结论:表面磨耗对MagfitDX400型磁性附着体的垂直向固位力无显著性影响。
- 黄元瑾多和田泰之畑好昭渡邉文彦
-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稀土磁体
- 放疗后颌骨骨内种植的Beagle犬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估放疗对颌骨骨内种植的影响,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放疗后颌骨骨内种植体周围组织成骨性能、成骨特点、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的影响,建立一种符合放疗后颌骨骨内种植特点的动物模型。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拔除其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1个月后,每只犬右侧下颌骨给予50 Gy剂量放射治疗。左侧为对照。放疗后9个月两侧植入埋入式螺纹种植体各4枚,于种植体植入后8周和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制作种植体-骨磨片。结果 4只实验犬均无死亡,饮食、活动正常,种植体无松动。组织病理学观察见:8周时,放疗组种植体周围有少量骨组织形成,部分有纤维组织长入,对照组骨组织形成量较放疗组多,与种植体形成了部分骨结合;12周时,两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较8周时明显增加,都与种植体发生了骨结合,对照组的骨组织量及种植体-骨结合程度都优于放疗组。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建模方法,较符合放疗后颌骨骨内种植临床实际情况,为今后放疗后骨内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研究奠定了动物实验基础。
- 黄元瑾刘曙光杨勃刘伟珍张迪
- 关键词:牙种植放疗动物实验模型
- 磁性固位的分段式上颌中空修复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本研究采用磁性固位的分段式修复体修复了6例一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并与整体式修复体进行自身配对对照,将两种修复体在固位稳定、口鼻腔封闭、语音恢复、咀嚼效能、痛点缓冲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磁性固位的分段式修复体在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语音恢复、咀嚼效能等几方面均优于整体式修复体。而分段式修复体产生的压痛点稍多于整体式修复件。
- 黄元瑾巢永烈胡国瑜
-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
- 套筒冠义齿的临床意义及常见问题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一、套筒冠义齿的特点
套筒冠义齿是指以套筒冠为固位体的可摘义齿。套筒冠义齿将所有基牙连接成整体.起到牙周夹板作用,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性.没有金属卡环.美观以及义齿摘取方便,易清洁等特点。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为圆锥型套简冠.其内冠为圆锥型,外冠与内冠之间形成楔合作用.固位力大小可通过内冠的内聚角度进行调节。
- 黄元瑾
- 关键词:套筒冠义齿可摘义齿牙周夹板固位体稳定性
- 大鼠正畸牙移动张力侧牙周组织中TGF-β_1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TGF-β1蛋白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与TGF-β1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移动12h组、1d组、2d组、3d组、5d组、7d组、14d组、21d组,通过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正畸牙移动张力侧TGF-β1蛋白表达强度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牙移动1d后,张力侧牙周膜区TGF-β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明显增强,2d后达到高峰,牙移动2d后,牙槽骨表面TGF-β1蛋白染色强度明显增强,5d后达到高峰。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在机械力作用下TGF-β1作用参与了张力侧的骨形成。
- 段培佳黄元瑾陈雨雪陈扬熙
- 关键词:正畸牙牙周组织牙槽骨
- 前牙金沉积烤瓷冠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金沉积烤瓷全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制作铸造镍铬合金、铸造高金合金与金沉积烤瓷冠各50件。临床检查烤瓷冠的边缘密合度、冠的颜色、颈缘染色以及有无折裂和崩瓷等情况,观察时间为18个月。结果金沉积烤瓷冠与高金合金烤瓷冠的边缘密合度一致,均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P<0.01);金沉积烤瓷冠与高金合金烤瓷冠的颜色基本相似,均较镍铬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P<0.01);三者在折裂、崩瓷方面无差异。结论 金沉积烤瓷冠在颜色方面显示出优势,有良好的边缘密合度和抗折强度,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黄元瑾朱晓斌刘曙光
- 关键词:前牙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体牙体预备
-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评估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开发一套易于临床应用的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评估系统 (CAPSPSOS)。方法 :利用扫描仪将患者X线头影测量片和侧面彩色照片输入计算机 ,根据正颌外科不同术式、不同部位的软硬组织移动比率关系 ,以MicrosoftVisualC ++6 0语言编译建立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系统。对3 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9例 ,年龄在 18~ 3 0岁之间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诊断 ,并模拟进行正颌手术术式和骨切开部位的确定 ,骨段移动的方向、距离以及需要切除骨量的预测 ,术后咬合关系的预测 ,术后颜面软组织侧貌的预测。将 3 0例患者的 14项测量参数的术后实际结果和术前预测结果测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 ,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本系统对于 9项角度变化的预测均是准确的 ;对于 5项线距变化的预测有 4项是准确的。结论 :CAPSPSOS不仅可以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 ,而且能够提供预测的患者术后侧面彩色照片 ,快速、形象、直观、准确 ,操作简单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刘曙光王大章黄元瑾艾伟健马丽红胡静周会喜赵建江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正颌外科图像处理牙颌面畸形
- 黏附肽改性纯钛表面成骨细胞的早期黏附能力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对纯钛表面钝化态氧化膜进行生物化学活化改性,探讨生物化学改性对钛表面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 24个纯钛试件打磨抛光后均分为4组,每组6个;纯钛组不处理,碱-热处理组行碱-热处理,溶胶涂层组行碱-热处理+溶胶涂层处理,黏附肽组行碱-热处理+溶胶涂层+黏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肽(Glycine-Tyrosine-Arginine-Glycine-Asparticacid-Serine,GYRGDS)处理.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分析各组钛表面化学元素及功能基团组成;在各组钛试件表面接种成骨细胞,经2.05 Pa流体剪切力作用30 min、1 h、2 h,计算细胞残留率.结果 碱-热处理组钛表面富含大量活性羟基,溶胶涂层组钛表面富含大量羟氧基团.黏附肽组钛表面经XPS及FTIR分析检测到酰胺峰,显示GYRGDS肽成功固定于钛表面.流体剪切力作用30 min、1 h和2 h后黏附肽组钛表面的成骨细胞残留率(分别为93.0%、54.4%、34.4%)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其他组.结论 GYRGDS肽修饰后的钛表面成骨细胞黏附稳定性均优于非GYRGDS肽修饰组.
- 陈奕帆黄元瑾宋光保万乾炳王剑巢永烈
- 关键词:钛肽类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