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照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31例乙肝患者血清中丁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 1997年
- 对431例各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4.6%(20/431);20例丁型肝炎患者其血清标志物HD-Ag、抗一HD)-IgM及抗-HD的检出率分别为60.0%、70.0%及15.0%;乙肝与了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其乙肝复制指标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一乙肝感染者(P<0.05)。
- 黄凤照
- 关键词: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复制
- 血清中HA,hpc:Ⅲ及Ⅳ.C异常程度与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关系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血清中HA,hpc:Ⅲ及Ⅳ.C异常程度与肝纤维化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联合检测114 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 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HA 检测值>800 μg/L,肝硬化组占75-1% ,慢性迁延性肝炎组占36-2% ;hpc:Ⅲ检测值>210 μg/L,肝硬化组占72-6% ,慢性迁延性肝炎组占60-8% ;Ⅳ-C检测值> 120 μg/L,肝硬化组占77-4% ,慢性迁延性肝炎组占64-9% 。此三项指标在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中均无一例超出上述检测值范围。结论 HA检测值>800 μg/L,hpc:Ⅲ检测值> 210 μg/L及Ⅳ-C检测值> 120 μg/L时,特异性较强,可提高肝纤维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李志方黄凤照何少璋
-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清诊断HA
- 2006年广州市部分健康体检人群胆囊息肉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胆囊息肉(PLG)发生情况,及其与脂肪肝和总胆固醇升高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5-12月到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进行空腹血糖、肝功能、血脂的测定,B超检查肝、胆状况。按不同年龄、性别及PLG的发生等情况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750人参加健康体检,检出PLG261例,发生率为2.68%;其中男性PLG发生率3.02%(159/5263),女性PLG发生率为2.27%(102/4487)。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的PLG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的PLG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和女性的PLG者的脂肪肝、总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PLG者(均P<0.01)。结论广州市部分健康体检者PLG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生率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LG者的脂肪肝、总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PLG者。
- 吴婉清郑东升叶静萍黄凤照邱少东陈军初
- 关键词:胆囊息肉脂肪肝总胆固醇
- 各型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为探讨内皮素(ET)在各型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非平衡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水平。结果151例肝病患者中的ET水平(x±s)分别为:急性肝炎26. 82±3.39pg/ml;慢性肝炎 52.85±3.69pg/ml;肝硬化 68.14±6.81pg/ml;原发性肝癌 77.99±0.05pg/ml。显示除急性肝炎外,其余各型肝病的 ET水平与正常(32.22± 0 65pg/ml)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1)。各型之间有显著性异(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代偿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结论: ET随着肝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病的慢性化程度相关, ET越高,预后越差。检测ET水平对肝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估计有一定的作用。
- 叶晓光陈志伟黄凤照罗润齐
- 关键词:内皮素肝脏疾病
- 血清透明质酸变化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为探讨血清透明质酸在肝炎患者中的变化与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炎患者血清HA,并与部份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水平随着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而且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提示血清HA水平不仅能反映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
- 黄远明李贵华叶晓光黄凤照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透明质酸肝纤维化放射免疫法
- 43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997年
- 作者对我院431例各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4.6(20/431);20例丁型肝炎患者其血清标志物HD-Ag、抗-HD-IgM及抗-HD的检出率分别为60.0%、70.0%及15.0%;乙肝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其乙肝复制指标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一乙肝感染者(P<0.05)。
- 黄凤照
- 关键词: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复制
- 慢性肝病患者骨矿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的骨密度(BMD和肝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双X线能量骨密度仪(LUNAN DPX- LU.S.A)对 5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和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病患者的 BMD为 0. 98±0.16,明显低于正常(P< 0.05)。而且,骨密度减低的程度为肝硬化<慢性肝炎<正常对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肝病患者的年龄、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球蛋白、钾、镁、钙、钙/磷比值、镁/磷和BMD有显著性相关。结论:随着患者肝损害加重,其骨矿密度下降,并引起代谢紊乱。
- 叶晓光黄凤照林伟邓力平
- 关键词:骨矿密度慢性肝病
- 登革热38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将1991年38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与1985~1986年37例比较发现:消化道症状较多而出血较少。在大多数病例实验室结果显示心肌酶升高、肝、肾功能受损,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38例中的大多数患者感染Ⅰ型或Ⅳ型登革热病毒。
- 黄凤照李贵华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 1259名体检人员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对 2 0 0 2年 1~ 7月到某医院卫防科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注射乙肝疫苗情况的调查 ,空腹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结果 共调查了体检人员 12 5 9人 ,其中乙肝两对半全阴的 338人 ,占总数的 2 6 85 % ;HBsAb阳性的 74 2人 ,占总数的 5 8 94 %。随着乙肝疫苗注射次数增加 ,各组被检人群中的HBsAb阳性人数和阳性率也增加 ,而感染乙肝病毒和患乙型肝炎的人数及百分率逐渐减少。结论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乙肝病毒和患乙型肝炎 ,增加乙肝疫苗注射次数可以促使低反应人群产生抗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 吴婉清叶静萍黄凤照刘琼盼黄海英苏杭
-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乙型肝炎感染HB注射次数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