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 作品数:18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沉默CD147基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沉默CD147基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CD147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并转染各实验组MDA—MB-231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沉默前后MDA—MB-231细胞中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即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CD147、MMP-2、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改变;采用CCK_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D147siRNA对裸鼠瘤体质量和体积的影响。结果转染MDA.MB-231细胞后,CD147、MMP-2、TIMP-2蛋白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转染72h时,CD147基因下调平均效率为96.03%±0.84%,MMP一2基因下调平均效率48.64%±0.35%,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而TIMP-2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第2天后,MDA-MB-231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转染24h后MDA—MB-231细胞平均迁移距离为(0.64±0.12)mm,而空白对照组细胞平均迁移距离为(4.69±0.85)mm,迁移速度减小。沉默CD147基因后,裸鼠瘤体体积和瘤体质量均下降(P〈0.05),平均瘤体质量为(1.85±0.98)g,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抑制(P〈0.05)。结论CD147可以影响MDA—MB-231细胞中的MMP-2/TIMP-2平衡,沉默CD147基因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李振乾 李道明 李江伟 黄培 秦慧关键词:细胞系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小儿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3 2018年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是一种少见的由未分化间叶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主要见于较年长儿童。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发生远处转移,总体预后差。我们收集7例UES,对其临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查阅相关文献。 马怡晖 黄培 高汉青 李文才关键词:临床病理表现 胚胎性 病理学观察 肝脏 小儿 肿瘤恶性程度 乳腺肿瘤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中RAGE和Ki-67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乳腺肿瘤组织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中RAGE和Ki-67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启示意义。方法对15例乳腺肿瘤切除标本的冷冻切片和相对应的石蜡切片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和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分别分析两者在染色阳性率和强度上的差异。结论乳腺肿瘤组织冷冻切片的RAGE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和强度较其石蜡组织切片低,使用冷冻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需要探索每种组织、抗原最佳的实验条件。 李江伟 李贞 夏雨涵 黄培 李振乾 秦慧 高冬玲关键词:RAGE KI-67 乳腺肿瘤 冷冻切片 石蜡切片 儿童胰母细胞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L)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P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7例PBL中,男性2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岁(2~6岁);患儿均以触及腹部包块就诊。光镜下,5例具有明确的腺泡分化,可见鳞状小体散在其中;2例瘤细胞呈实性巢状分布,细胞异型明显,鳞状小体不易辨别。6例PBL行免疫组化标记,AAT均阳性(6/6),CK(AE1/AE3)阳性(5/6),Syn阳性(3/6),CgA灶阳性(2/5),CD56阳性(2/6),AFP灶阳性(1/3),Ki-67增殖指数均> 30%。6例患儿术后辅助化疗。6例患儿获随访(2~49个月不等),2例死亡。结论 PBL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胰腺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由形态一致的上皮细胞排列成实性的片状和巢状,混有分化良好的腺泡结构,常见特征性的鳞状小体,诊断时应与其他胰腺肿瘤鉴别。完整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王青杰 高汉青 黄培 赵香田 马怡晖关键词:胰母细胞瘤 儿童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4例LCH的临床特征,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其病理学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病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9个月~52岁,累及骨13例(颅骨8例,下肢骨3例,椎骨2例),累及皮肤2例,光镜下可见朗格汉斯细胞(LCs)呈卵圆形,核不规则、有核沟和核折叠,核仁不明显,核膜薄,细胞质中等量,略呈嗜酸性,伴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表达CDIa、S-100均阳性,Langerin阳性12例((2例未做),CD68阳性9例,LCA、CD3和CD20均(-),Ki67阳性率10%~20%。结论 LCH的临床表现复杂,从单系统病变到多系统病变,好发于骨,确诊需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LCs的CD1a、S-100和Langerin的阳性表达对于LC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骆丽 黄培 李道明 刘凤阁 王秀芳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病理学分析 AnnexinⅡ、S100A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钙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Ⅱ)与钙结合蛋白S100A4的表达,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4例甲状腺腺瘤组织、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nnexinⅡ、S100A4蛋白和AnnexinⅡmRNA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AnnexinⅡ、S100A4蛋白和AnnexinⅡ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0%(41/50)、78.00%(39/50)和74.00%(37/50),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三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nnexinⅡ蛋白与S100A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80,P=0.025);AnnexinⅡ蛋白与AnnexinⅡ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34,P=0.008)。结论 AnnexinⅡ蛋白、AnnexinⅡmRNA及S100A4蛋白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并预测肿瘤的发展和预后。 黄器伟 李道明 黄培 杨麟珂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S100A4 结直肠肿瘤隆起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HE石蜡制片分析 2023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能够直接进行黏膜下层剥离从而整块切除病变的内镜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的升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ESD不仅在食管、胃早期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在治疗结直肠肿瘤方面的效果也获得广泛认可[1]。结直肠肿瘤主要包括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部分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标本的外观可呈隆起型[2-5]。目前,我国虽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ESD手术,也制订了ESD标本的处理规范[6],但无专门针对结直肠肿瘤隆起型ESD标本的处理流程,现参照先进国家和我科的工作经验,探讨分析结直肠肿瘤隆起型ESD标本HE石蜡制片中的常见问题,为今后此类标本规范化操作提供一些建议。 黄培 马怡晖 王琪 李辉 张杨蕊 高冬玲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隆起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3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标本中CD44和EGFR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胃腺癌标本中,CD44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 2%(103/163)和38. 7%(63/163),而在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 0%(1/20)和15. 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D44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均<0. 05),EGFR的表达与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 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44与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 233,P=0. 002)。结论 CD44和EGFR在胃腺癌的进展、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和处理提供依据。 马怡晖 王青杰 黄培 高汉青 王丰 李珊珊关键词:胃腺癌 CD4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 消化道转移癌2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转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转移早发现和诊断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病理诊断为消化道转移癌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归纳性描述和分析。结果25例消化道转移癌中肺癌11例,乳腺癌8例,肾细胞癌4例,尿路上皮癌2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8~73岁,平均55.6岁,确诊消化道转移癌时平均57.9岁。原发癌与消化道转移癌确诊时间间隔平均36个月。上消化道转移癌9例,下消化道转移癌16例。当确诊消化道转移癌时,15例患者存在其他脏器的转移灶,其余10例患者均存在全身多处淋巴结转移。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多完整,癌组织与周围黏膜过渡陡然,易见脉管癌栓;转移性肺腺癌多呈实性片状生长,乳腺癌多表现为低分化、条索状浸润生长。转移癌能较好地特异性表达相关免疫组化标志。结论癌发生消化道转移往往是其进展的晚期事件。当遇到形态学较为特殊的消化道恶性上皮性肿瘤时,应考虑转移癌的可能,关注患者病史,并合理选用免疫组化检测,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马怡晖 李佳静 王丰 王正洋 黄培 李晨飞 李文才关键词:消化道 转移癌 病理 免疫组化 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标本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标本不同病理学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04例疑似肺癌患者行超声内镜下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取得的标本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涂片细胞学检查,其中术后病理诊断肺癌77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组织病理学检查、涂片细胞学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肺癌74例,确诊率为71.15%;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60例,确诊率为57.69%;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肺癌83例,确诊率为79.81%,高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涂片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高于涂片细胞学检查。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能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必要时可以联合涂片细胞学检查。 李辉 黄培 庞霞关键词:肺癌 组织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