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葵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早期干预
  • 1篇镇痛
  • 1篇治疗产后
  • 1篇生物反馈
  • 1篇失禁
  • 1篇尿失禁
  • 1篇盆底
  • 1篇盆底肌
  • 1篇盆底肌肉
  • 1篇盆底肌肉锻炼
  • 1篇疗产
  • 1篇母婴
  • 1篇母婴健康
  • 1篇脑损伤
  • 1篇康复
  • 1篇肌肉
  • 1篇肌肉锻炼

机构

  • 4篇肇庆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黄葵
  • 2篇张金燕
  • 2篇陈志玮
  • 1篇梁进英
  • 1篇陈玉妹
  • 1篇谢桂珍
  • 1篇李奇艳
  • 1篇林进
  • 1篇郑淑贞
  • 1篇陈传英
  • 1篇于芳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5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混合笑气应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
于芳郑淑贞黎莉芳洗宝冰李奇艳林进梁进英苏丽环谢桂珍陈月娥孔宫妹黄葵陈玉妹陈传英张金燕
混合笑气应用于分娩镇痛临床观察项目:镇痛效果;产妇一般情况;产程时间比较;新生儿评分比较;产后出血量。结果表明:镇痛作用可靠;笑气对产妇一般情况无影响;产程缩短;新生儿评分同对照组;不增加产后出血。
关键词:
关键词:分娩镇痛
医院与家庭有效联动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医院与家庭有效联动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寻求有效可行干预方法。方法312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家庭常规育儿组(简称育儿组)和家庭与医院配合干预组(简称干预组),两组在医院均采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干预组让家长共同参予干预计划,除在医院做训练治疗外,利用家庭的作用,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家庭康复训练。育儿组的家长只依赖医疗机构,回家后除一般生活护理外,不做任何训练。结果干预组高危儿的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的发育商为97.32%高于对照组的9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显效率为14.2%,有效率为82.1%,总有效率达96.3%,明显高于育儿组的10%,73.3%和83.3%。结论建立规范的医院与家庭有效联动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更好促进其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其模式是切实可行。
黄葵陈志玮
关键词: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程序康复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和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6例,2组均常规进行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指导及盆底肌肉锻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相结合治疗1疗程(10~15次),并用康复器(阴道哑铃)结合家庭锻炼盆底肌肉及实施一对一的指导,连续随访、分段锻炼、6个月后随访。结果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单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只可以改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治愈率较低;而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康复器相结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盆底肌肉收缩压力显著提高,尿失禁程度显著下降,较单一的盆底肌肉锻炼更加持久有效。
黄葵刘楚芹陈志玮莫银瑛
关键词: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锻炼
产褥期影响母婴健康因素的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产褥期影响母婴健康的因素。方法对480例孕产妇分别于7、14、28天上门访视,42天母婴回院检查,收集其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产褥期产妇出现的问题是:恶露时间延长、疮痔、母乳喂养困难等。婴儿出现的问题是: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脐带脱落时间延长、腹泻、脐周感染等。孕产妇受过系统健康教育者比未受过系统健康教育者在产褥期母婴出现问题的发生率较少。结论应加强产后家庭随访,及时指导母婴保健知识,确保母婴健康。
黄葵张金燕
关键词:产褥期母婴健康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