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静

作品数:30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痰液
  • 5篇真菌
  • 5篇下呼吸道
  • 4篇细菌数量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4篇呼吸道
  • 4篇呼吸道感染
  • 4篇标本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痰标本
  • 3篇下呼吸道感染
  • 3篇标志物
  • 2篇血清
  • 2篇乙肝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真菌感染
  • 2篇直接涂片
  • 2篇直接涂片检查

机构

  • 24篇凉山彝族自治...
  • 6篇凉山州第一人...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凉山州疾病预...
  • 1篇西昌市人民医...
  • 1篇凉山州第二人...

作者

  • 30篇黄静
  • 24篇李俊如
  • 20篇陈旭
  • 20篇杨肇立
  • 20篇周文
  • 19篇李键
  • 19篇任萍
  • 10篇杨锦云
  • 8篇胡馥生
  • 1篇李代渝
  • 1篇肖林
  • 1篇唐友芬
  • 1篇李健
  • 1篇李建
  • 1篇朱波
  • 1篇潘璐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V-DNA全自动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国产HBV-DNA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磁珠法)检测性能参数进行验证,评价其是否可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依据CNAS《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相关文件对检测系统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线、正确度、抗干扰能力、特异性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批间及中间精密度CV均<5%,标准差(s)分别<0.24、0.32。线性范围为1.03×102~2.71×107,检测线为100 IU/mL,正确度符合要求(<靶值对数值±0.4)。血红蛋白(≤2 g/dL)、胆红素(≤28 mg/dL)、甘油三脂(≤3000 mg/dL)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特异性符合要求。结论本实验室HBV-DNA全自动检测系统符合YY/T 1182—2010《核酸扩增检测用试剂(盒)》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工作。
张帅黄静李俊如徐凤姣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菌的菌量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的涂片对应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当地健康人群口咽部G-杆菌的携带概率为33%,平均携带菌量小于0.1,故临床标本G-杆菌量以≥O.1为筛检指标)。查阅2005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住院病人痰内筛检出大肠埃希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大肠埃希菌163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的临床诊断率为43.33%,≥O.2的临床诊断率为50.38%;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的临床诊断率为55.56%,C级的临床诊断率为38.18%;前者高于后者17.38%,但r=4.89,P〈0.05。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大肠埃希菌的相对数量≥O.1时,应做药敏试验并报告医师。
李俊如杨肇立周文李键杨锦云任萍陈旭黄静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数量
CNAS-GL039验证HCV-RNA定量检测系统
2020年
目的参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39对HCV-RNA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依据CNAS-GL039对HCV-RNA定量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线性区间进行分析验证。结果HCV-RNA定量检测系统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检测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957 X+8.3767,R 2=0.9996,线性范围符合要求;将所检测的室间质评标本的实测值与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PT项目结果(HCV-RNA)对比,准确度达到预期要求。结论HCV-RNA定量检测系统性能良好,适用于临床实验室。
黄静李俊如张帅
关键词:HCV-RNA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检测的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35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及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ELISA法呈大三阳组患者的HBV-DNA阳性率及病毒平均拷贝数均高于小三阳组;HBeAg(+)组的阳性率及病毒平均拷贝数高于HBeAg(-)组;HBeAb(+)组有较低的HBV-DNA阳性率及病毒平均拷贝数。结论 HBV-DNA的含量与乙肝免疫学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应注意两者联合应用。
黄静
关键词:ELISA法乙肝免疫标志物
呼吸道分泌物真菌直接涂片检查的临床准确性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呼吸道分泌物真菌直接涂片检查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建立真菌直接涂片检查"7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对照组)口咽部真菌的阳性概率及其数量进行调查;对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常规化真菌涂片检查;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病例组)的病历资料;列出四格表,计算其临床准确性。结果"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口咽部真菌直接涂片的阳性概率为0.008(5/622),其中≥50岁组为0.013(3/234)均为念珠菌,数量均为"少量"。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涂阳"率为0.418(301/720),其中≥50岁组为0.424(277/654)。其临床准确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尤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418、0.992、0.984、0.596、0.684、0.410、52.25、0.587,≥50岁组分别为0.424、0.987、0.989、0.380、0.572、0.411、33.13、0.584;总体在≥50岁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均P>0.50。结论痰液真菌直接涂片检查的灵敏度低而特异度高。排除误判的"涂阳",宜视为临床感染或亚临床隐性感染,不宜视为正常携带;若其数量大于"少量",则诊断意义更大;"涂阴"无否定意义。鉴于真菌感染患者中≥50岁组高达0.91(654/720),相关指标以≥50岁组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李俊如杨肇立李键胡馥生周文陈旭任萍黄静
关键词:真菌体内分泌物
自然咳出痰标本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把握自然咳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建立相对准确适用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咽拭子和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自然咳出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半定量培养;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列出四格表,计算其临床准确性。结果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口咽部真菌半定量培养的阳性概率为0.090(56/622),其中≥50岁组为0.175(41/234);均为念珠菌;数量均为少量。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培阳率为0.972(700/720),其中≥50岁组为0.976(638/654)。其临床准确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尤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0、0.926、0.996、0.943、0.882、10.8、0.031,≥50岁组分别为0.976、0.825、0.940、0.923、0.936、0.801、5.577、0.029;总体与≥50岁组比较,其灵敏度χ2为0.149,P>0.5;特异度χ2为10.314,P<0.01。结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略低,若同时进行特异度高的其它检验(譬如直接涂片检查等),将更有价值;若从自然咳出的痰液中检出非念球菌真菌,则有感染菌的可能;若数量大于少量,则意义更大;≥50岁组存在较高的真菌感染风险性;鉴于真菌感染患者中≥50岁组高达0.91(654/720),相关指标以≥50岁组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李键杨肇立李俊如胡馥生周文陈旭任萍黄静
关键词:真菌
呼吸道真菌感染诊疗控制的科研前后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把握相关科研对于呼吸道真菌感染诊疗控制实际的客观作用,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建议。方法将研究结论基本上尚未通报全院之前的1996~2001年定为“研前”时段,将研究结论陆续通报全院之后的2002~2006年定为“研后”时段,并对2个时段中出院时确诊有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全部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科研前、后的呼吸道真菌感染患病率分别为0.737%和0.687%,下降6.78%,x^2=1.39,P〉0.2;病死率分别为23.92%和17.39%,下降27.30%,x^2=7.81,P〈0.01。抗生素(不含抗真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00%和99.7%,其中单联分别为22.2%和12.9%,双联分别为63.6%和76.9%,三联或超过三联分别为14.3%和9.9%;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9.7%和24.3%。其升降交错,总体差别不大。入院前真菌感染患者分别占36.91%和44.31%,上升20.05%,x^2=6.38,P〈0.02。结论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标准和易患因素研究促进了医院真菌感染诊疗控制水平的明显提高。降低真菌感染患病率,必须进一步切实规范抗生素(包括抗真菌药物)或/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使用。
杨肇立李俊如李键胡馥生周文任萍陈旭黄静
关键词:真菌感染呼吸道
实施安全防护教育在提高HIV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面的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在提高HIV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四川省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40例HIV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这40例检验人员分为非安全教育组和安全教育组,每组各20例检验人员。对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实施安全防护教育,不对非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实施安全防护教育。然后比较这两组检验人员在进行HIV检验中的暴露率、对AIDS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以及对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评分。结果: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在进行HIV检验中的暴露率明显低于非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其对AIDS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以及对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V检验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降低其在进行HIV检验中的暴露率。
潘璐肖林陈世国黄静吕宁
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标准的循证医学探索
目的探索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方法建立并实施相对准确适用的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和真菌直接涂片检查"7级法";对"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即"健康人群"+"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口咽部真菌的携带机率及其数最进行半...
杨肇立李俊如李键胡馥生周文任萍陈旭黄静
关键词:循证医学真菌感染病原学
文献传递
凉山彝族地区输血前四项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李键唐友芬黄静杨肇立
关键词:输血前《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源性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