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胃癌
  • 2篇护理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造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胃蛋白酶...
  • 1篇胰管
  • 1篇胰管造影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郁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免疫测定
  • 1篇早期胃癌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齐莹
  • 3篇毓珊
  • 3篇师水生
  • 2篇王守桃
  • 2篇张俊旺
  • 1篇甄俊红
  • 1篇刘庆彤
  • 1篇王源
  • 1篇段水竹
  • 1篇王丽萍
  • 1篇王慧敏
  • 1篇吴永芬

传媒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钛夹联合尼龙圈技术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
段水竹毓珊刘庆彤王慧敏王源王丽萍王守桃齐莹吴永芬师水生
老年人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人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行早期胃癌剥离术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和总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能感和总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早期胃癌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齐莹
关键词:早期胃癌老年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心理护理
逆行胆胰管造影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转归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AP)治疗效果,进一步把握ERCP的适应证.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4例AP病例按照不同病因分为2组,分别为胆源性胰腺炎(ABP)和非胆源性胰腺炎.每组分为保守治疗(对照组)和ERCP治疗(治疗组)两部分,比较2组重症胰腺炎(SAP)发生率的差异,以及不同疗法对AP的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全组114例患者,保守治疗55例,ERCP治疗59例,保守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为27%(15/55),ERCP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为12%(7/59),两组比较重症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BP对照组和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分别为30%(8/24)和10%(3/3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时间较短;非胆源性胰腺炎对照组和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分别为23%(7/31)和14%(4/29),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淀粉酶正常时间(6.92d±2.26d)和住院时间(8.1d±3.04d)较对照组淀粉酶正常时间(8.85d±3.08d)和住院时间(10.3d±3.80d)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RCP对ABP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轻型胰腺炎(MAP)向SAP转化,减少SAP的发生率,对非胆源性胰腺炎也有治疗作用,缩短住院时间.
张俊旺李素平师水生毓珊齐莹
关键词:逆行胆胰管造影急性胰腺炎疗效转归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行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消化内镜的诊疗效果。
齐莹
关键词:消化内镜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
血清胃蛋白酶原对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黏膜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临床筛查胃癌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定量范围。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检测63例胃黏膜非典型增生、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7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含量,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并对3类病变进行等级分组,比较PG水平在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152.00μg/L)比较,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和胃癌患者PGⅠ水平中位数值分别为124.01、91.23和71.2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70;Z=-3.42,P=0.0014;Z=-3.57,P=0.0009)。PGR水平M值分别为7.61、5.21和4.32,低于健康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P=0.0029;Z=-3.17,P=0.0002;Z=-2.89,P=0.0001);PGⅡ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典型增生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与萎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P=0.0024;Z=-3.62,P=0.0009);PGⅡ和PG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PGⅠ水平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3个级别小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P=0.4143;χ2=1.67,P=0.1368);而PGⅠ在非典型增生组,轻中度呈下降趋势,重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3,P=0.0430),PGⅡ水平和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以正常组和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组的血清PGⅠ和PGR所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82和0.831;以血清PGI≤72.12μg/L和PGR≤4.32作为临界值筛查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48%和76.31%。结论①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增加,PGⅠ水平和PGR呈下降趋势,PG有可能作为胃黏膜恶性变的筛查标记物。�
张俊旺甄俊红师水生毓珊王守桃齐莹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类癌前状态荧光免疫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