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香钧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北朝至隋墓葬出土石堂再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北朝至隋的个别中高等级墓葬中发现有体量较大的石质仿木结构殿堂式建筑,当定名为"石堂"。关于其性质和形制来源,学界已有观点多存可商之处。参照考古发现情况与文献记载可知,这种石堂的性质应为"椁",其形制直接仿照地上建筑石祠堂。这种葬具的产生,根源在于少数社会中层人员为实现祭祀目的,将墓上祠堂移至地下的需求。
- 齐香钧
- 关键词:北朝葬具
- 关于村志人物撰写问题的思考——以河北安新县《北冯村志》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前,村志纂修在全国方兴未艾,各地修志者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人物撰写问题即是其中之一。本文选取近年新修之《北冯村志》为对象,运用历史学与方志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其背景、内容,特别是"人物家庭"一章进行典型个案分析,从人物辑录标准、人物辑录形式、编写人物索引三个角度,提出对村志人物纂写问题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以期为今后村志的编纂提供借鉴。
- 齐香钧
- 关键词:村志人物传略索引
- 湖北郧县龙门堂墓地两座汉墓发掘简报
- 2017年
- 2011年11月—2012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根据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郧县龙门堂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77座。其中M36和M38形制较有特点,虽遭破坏,但墓底器物保存完好,随葬品组合完整,是研究鄂西北地区低等级汉代墓葬的新资料。M36形制较为特殊,属于刀把形土圹砖底木椁墓,M38为长方形土圹单室砖墓。两座墓葬墓主的地位不高,属于中小地主或低级官吏,墓葬规模不大,葬具为单棺单椁,漆棺彩绘,共出土陶、铜、铁、玉等质地随葬品51件,铜钱196枚。推测M36年代为西汉晚期,M38年代为东汉初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中原与楚交界地区汉代砖室墓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刘尊志刘毅刘毅贾洪波袁胜文徐学琳贾洪波赵冉张国文张巍李琳熊小丽赵冉齐香钧石文嘉张巍路畅李琳于洪淼宋永平刘昕齐香钧董雪迎石文嘉张洁王钰路畅张明李涛郎咸东杜玥
- 关键词:汉代砖室墓
- 河南淅川仓房新四队两座汉墓被引量:1
- 2014年
- 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新四队墓群,位于豫西南和鄂西北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西岸南端的磨子岭上。2010年7-9月,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丹江口库区工程,根据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战国楚墓、秦汉墓葬48座。本文报道其中两座保存较好的汉墓M11、M23。二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岩)坑墓,M11为一椁两棺的夫妻合葬墓,M23为一椁一棺的单人葬,二墓出土陶、铜、铁等质地随葬品48件(套)。M23年代约属西汉早期(上限或可早至秦代),M11年代约为西汉晚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丰富了豫西南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资料,为研究汉代这一地区的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 刘尊志刘尊志袁胜文刘毅袁胜文贾洪波赵冉吴伟华张巍李琳赵冉孙雅頔齐香钧
- 关键词:汉墓
- 河南淅川仓房新四队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
- 2014年
- 2010年7-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淅川新四队墓群进行了发掘。其中M16、M24均为长方形竖穴墓,葬具为一棺一椁,出土陶、铜、铁等质地随葬品38件。推测M24年代为战国晚期,M16年代可至秦代。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中原与楚交界地区战国及秦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刘尊志刘尊志袁胜文贾洪波刘毅贾洪波赵冉吴伟华张巍李琳赵冉孙雅頔齐香钧
- 关键词:战国墓
- 辽代《陈妻曹氏墓志》所见汉名“弘孝”驳议
- 2016年
- 辽代《陈妻曹氏墓志》所见"弘孝"一名被研究者视为耶律乙辛之汉名。然而,通过全面考索宋辽文献可知,弘孝当指耶律重元之子涅鲁古,墓志所记乃涅鲁古叛乱之事,与乙辛无涉,而其中反映出当时人对于重元之乱元凶首恶的认识与后世所载有所不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 齐香钧
- 关键词:辽代
- 辟雍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在充分掌握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辟雍砚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辟雍砚的产生、命名与消亡等问题,认为辟雍砚的产生与消亡是其功能完善的必然,与模仿"辟雍"形制无关。
- 齐香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