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茂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被引量:15
- 2008年
-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整体变迁,葫芦丝的社会功能也随之而变迁。从祈求婚恋到艺术表现、族群文化的标识、技能的培养、娱乐健身手段以及商品的功能,它在不同时期满足了不同文化环境的需求,其功能具备了时代特征和年龄、群体特征。功能的变迁是和生存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变迁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多种功能也就意味着多种生存的社会场域、文化场域或者说多种生存方式。
- 龚茂莉龚家铭
- 关键词:葫芦丝社会功能
- 德宏傣剧的文化认同研究
- 德宏傣剧是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是多种文化逐渐汇聚交融之后的必然产物。它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依托,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为内容,借鉴吸收中国汉族戏剧(皮影、滇、京剧等)的文化元素,在语言、剧本、表...
- 龚茂莉
- 关键词:傣剧文化认同傣族族群认同民族传统文化
- 文献传递
- 绵延的生命线—解读赛珍珠《大地》中“土地”的象征意义
- 《大地》出版于1931年,是赛珍珠的成名之作,也为她捧回了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地》原著在美国出版不久,中国《东方》杂志便开始连载,并被上海、北平等地的八个不同的书局先后出版了8种译本,这在中国的出版史上是不多的...
- 龚茂莉
- 傣族音乐的现代化——从传统民歌到新傣歌被引量:6
- 2007年
- 从傣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多重社会背景因素里,可以看到现代文化进程从不同方面对傣族音乐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还隐含着族群认同及本民族精英的努力等因素。本文试图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德宏州潞西市芒市坝地区新傣歌的发展为例,探讨傣族音乐的文化传统和当代变迁,解读一种在现代化背景中发生的多元并存、互补交融音乐文化现象,进而去解释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状况下,少数民族艺术如何适应社会并发展下去。
- 龚茂莉龚家铭
- 绵延的生命线
- 《大地》出版于1931年,是赛珍珠的成名之作,也为她捧回了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地》原著在美国出版不久,中国《东方》杂志便开始连载,并被上海、北平等地的八个不同的书局先后出版了8种译本,这在中国的出版史上是不多的...
- 龚茂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