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被引量:2
- 2009年
- 汪曾祺除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之外,也由于其西南联大教育背景与沈从文的影响,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五四文学精神。其作品中对人之命运的关注、人性的张扬以及民间立场的坚守等方面,均能见出汪曾祺和民主、科学、人道、自由等五四价值理念的内在关联。只有考察了这种关系,我们才能对汪曾祺的创作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把握。
- 文学武丁晓萍
- 关键词:汪曾祺五四文学精神民间立场
- 《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复调艺术被引量:1
- 2018年
- 以往研究者多谈萧红小说叙述视角的复调性、小说的音乐性、审美心理的复调建构等,但鲜有注意到她笔下的小说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呈现出鲜明的复调特征。从萧红文本中的声音出发,结合巴赫金的相关复调理论,从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对话入手,由声音对话的表层潜入主题深层,联系小说创作的社会生活背景,以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索萧红《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中的艺术特征。
- 陈红明丁晓萍
- 关键词:《呼兰河传》《生死场》复调艺术
- 从丁玲的女性意识探析其生命遭际
- 2013年
- 作为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最早以强烈女性意识写作的作家,丁玲晚年创作完全丧失女性特质,而与这巨大变化相伴的是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际。综观丁玲一生,其女性意识与生命遭际的关系值得关注与反思,她从自我走向社会、走向革命,寻求女性的真正解放,却不断遭遇批判;反过来,在这样人生遭际的影响下,丁玲的女性意识在实现社会解放的过程中不断弱化,以至于消亡。本文即从延安时期开始的丁玲女性意识与革命意识、作家身份与战士身份、女性身份与男权权威的矛盾与冲突中,探析并反思其女性意识与生命遭际的关系。
- 丁晓萍王奕夏
- 关键词:女性意识
- 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的独特贡献——陈西滢的戏剧观
- 2011年
- 陈西滢不是专门研究戏剧的,但对戏剧艺术与戏剧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过较大的影响。文学史通常把陈西滢归于"胡适派"文人之列,其实陈氏的戏剧观,包括他的易卜生研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都与胡适的观点多有差异。陈西滢对文学、对戏剧有其自己冷静理智的判断,他对戏剧舞台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追求,对传统戏剧较为理性的态度,以及从接受角度注意观众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在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都是一份难得的贡献。
- 丁晓萍
- 关键词:陈西滢戏剧观艺术性舞台性
- 抗战语境下的文化重建构想——陈铨与李长之对“五四”的反思之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危机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热潮,陈铨和李长之的反思即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种。他们具有相似的中外文化比较视野、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其反思的立足点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重建的构想又各具特点。他们的反思都是在抗战语境下对中国文化命脉问题的严肃思考,既带有40年代的时代特征,又有独到之处,虽有时失之片面,仍不失其独特价值,对我们今天仍具启迪性。
- 丁晓萍
- 关键词:文化重建
- 论陈铨的戏剧观
- 2021年
- 《戏剧与人生》是陈铨唯一的戏剧理论专著,既是对与其民族文学理论一脉相承的戏剧观的阐释,也是对其所遭受批判的回应。全书主要围绕崇高艺术与宣传工具、人生态度与戏剧立场、“戏园”剧本与“案头”剧本、戏剧创作与戏剧批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理顺陈铨对这几组关系的态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他抗战时期戏剧创作所呈现的特点。其戏剧理论无论是对抗战时期的戏剧创作还是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建设,都具有独特价值。
- 丁晓萍
- 关键词:戏剧
- 旧体诗:郁达夫最本能的写作方式被引量:5
- 2016年
- 郁达夫以小说名世却终身坚持旧体诗写作,旧体诗作为"五四"第一代新文学家共同的文化基因,在郁达夫身上显现得特别强大。本文欲从旧体诗与郁达夫文学生命的关系入手,探讨郁达夫旧体诗情结的深层原因,认为在郁达夫从童年到青年这一不断受挫的阶段,每一个时期的旧体诗写作都以不同方式让他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改变自身处境而获得优越感,这种成功不断强化了其身上的旧体诗文化基因,旧体诗也因此成为他最本能的写作方式。
- 丁晓萍
- 关键词:旧体诗文化基因优越感
- 小说《倾城之恋》改编电影后的精神错位被引量:1
- 2009年
-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最早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以忠实原著的态度进行改编,但只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遵循了原著,却没能抓住原著的精髓,在对原著故事表达的精神领略上发生了错位,导致电影失去了原著的风格神韵。
- 丁晓萍张志豪
- 关键词:倾城之恋许鞍华改编
- 陈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创作被引量:5
- 2002年
- 陈铨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 ,以往对他提出的“民族文学”口号及其创作 ,都是从政治角度进行批判。本文试图就“民族文学”口号提出的背景、其内涵与理论来源、陈铨的创作与理论的关系作一探讨 ,指出“民族文学”的倡导是“战国策派”文化重建构想的一部分 ,他们以纠偏为目的 。
- 丁晓萍
- 关键词:民族文学文学研究文学创作
- 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被引量:3
- 2014年
- 《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其中刻画的"独一无二"的小城形象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这部小说的独特性,不在于京派文学常见的乡土中国的描写,而是来自师陀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与叙事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说书人"的叙事声音,从西方叙事学和中国叙事传统的角度切入,考察《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之联系,从而重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丁晓萍王伊薇
- 关键词:《果园城记》叙事方法叙事意图师陀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