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世武

作品数:72 被引量:332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云南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栽培
  • 16篇药材
  • 16篇重楼
  • 14篇滇重楼
  • 13篇植物
  • 12篇种子
  • 9篇灯盏
  • 9篇中药
  • 9篇中药材
  • 9篇黄花蒿
  • 8篇药用
  • 8篇药用植物
  • 8篇药用植物栽培
  • 8篇植物栽培
  • 6篇育苗
  • 5篇灯盏花
  • 5篇药材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中药材栽培
  • 5篇木香

机构

  • 7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承龙农业...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云南昆明血液...
  • 1篇保山市林业局
  • 1篇红河森菊生物...

作者

  • 72篇严世武
  • 66篇杨斌
  • 61篇李林玉
  • 60篇王馨
  • 55篇杨丽英
  • 52篇李绍平
  • 47篇董志渊
  • 28篇马维思
  • 16篇谷安宇
  • 5篇和云
  • 4篇张新华
  • 3篇金航
  • 3篇张智慧
  • 3篇李佳
  • 2篇王金香
  • 2篇高俊燕
  • 2篇施跃芬
  • 2篇杨芳
  • 2篇赵志坚
  • 1篇尹跃艳

传媒

  • 16篇西南农业学报
  • 7篇云南农业科技
  • 5篇中药材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种子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能有效防治滇重楼叶斑病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治滇重楼叶斑病的方法,属植物保护和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以农业措施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滇重楼叶斑病防治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改善田间通透性,及时清理病叶枯叶...
杨丽英李绍平杨斌严世武李林玉董志渊王馨
文献传递
云南不同产地臭灵丹草氨基酸测定及营养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以云南10个不同产地臭灵丹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臭灵丹草的资源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氨基酸测定,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探讨不同产地臭灵丹草在氨基酸营养价值上的差异。结果各产地臭灵丹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1种非蛋白类氨基酸γ-氨基丁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产地臭灵丹草氨基酸总量为9.25%~19.7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7%~8.63%,各产地臭灵丹草中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但各种氨基酸含量分布类似。臭灵丹草中氨基酸含量较高,且比例均衡,超过FAO/WHO提出的推荐值。臭灵丹草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平均值为78.22,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臭灵丹草中含有丰富的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2.74%~66.48%。以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药效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T)、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SRC值等为指标,聚类分析将各地臭灵丹草分为4类。结论臭灵丹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有待成为新资源食品,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杨芳严世武马维思杨斌
关键词:氨基酸营养评价
一种滇重楼规模化育苗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重楼规模化育苗的方法,具体为:选取10年生以上的滇重楼植株留种,采收成熟的种子。将采收后的种子洗去外种皮,在12小时内置于遮阴通风处摊晾,保持温度,堆积厚度≤6cm,均匀摊晾干,装入透气的容器中,置于遮阴...
杨斌李绍平杨丽英严世武王馨李林玉董志渊和云
文献传递
一种林下种植滇黄精抗倒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种植滇黄精抗倒伏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其关键技术是:适时修剪树枝保持林间透光度在25%至30%,每年10月下旬,在滇黄精地上部分的植株群体有8%~12%枯黄时,割除地上部分的全部滇黄精茎叶,可...
杨丽英宋伟董志渊张新华李林玉张智慧熊艳竹马维思王馨杨斌严世武
文献传递
滇重楼灰霉病及其病原鉴定被引量:13
2018年
灰霉病是滇重楼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滇重楼花器腐烂而导致种子绝收,该研究通过田间病害调查,掌握了该病发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带病组织和菌核培养分离获得病原菌,并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梗葡萄状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长9.70~13.70μm,平均(11.32±0.82)μm,宽(7.05~9.12)μm,平均(8.24±0.48)μm,精孢子球形,直径(3.34±0.31)μm,病原菌在发病植株及PDA培养基上均易产生黑色菌核,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一种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基于病原菌RPB2,HSP60,G3PDH基因及其联合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支持该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真菌一个新种,该菌最适培养温度为20℃,最适pH为8,持续光照会抑制病原菌生长。
马维思陈君严世武王馨董志渊李林玉杨丽英杨斌
关键词:滇重楼灰霉病病原鉴定
川续断种子适宜萌发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川续断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不同培养温度、光照和黑暗、不同土壤含水量、不同覆土厚度对川续断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其萌发率,观察萌发动态。结果:川续断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是20℃,种子萌发对光照敏感,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最适宜的覆土厚度为1.0 cm。结论:川续断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20℃的光照环境、土壤含水量10%、覆土厚度为1.0 cm。
杨斌李佳严世武马维思李林玉李晓明李绍平
关键词:川续断种子萌发
黄草乌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黄草乌种子生物学特性。方法:观察黄草乌种子形态,进行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种子生活力测定以及不同温度、光照、激素浓度对种子萌发影响等试验。结果:黄草乌种子长4.20~5.36 mm,宽1.12~3.46 mm,厚1.01~2.36 mm,平均千粒重1.74 g,平均含水量8.6%;0~2 h为种子快速吸涨期,吸水率达58%,至16 h左右达到饱和状态;TTC染色可作为种子活力检测方法,种子生活力为79%;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且光照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GA3和NAA对种子萌发无促进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BA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最佳浓度为50 mg/L。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黄草乌种子生物学特性,对种子繁育和种子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李林玉董志渊马维思严世武曹云娜杨斌
关键词:种子生物学特性
一种人工三段栽培重楼的方法
一种人工三段栽培重楼的方法,属农学技术领域。包括一级种苗育苗、二级种苗育苗、商品重楼栽培及田间管理三部分,其中:一级种苗育苗步骤包括种子催芽和种子育苗,3年后块茎重2克时进行移栽。二级种苗育苗步骤为:10月至11月下旬将...
李绍平杨丽英杨斌王馨谷安宇李林玉严世武和云
文献传递
金银花扦插育苗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将山东产区的金银花引种到云南栽培,开展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BA和NAA浸泡处理插穗,扦插苗的成活率高、生根数多、根较长;而IAA的处理效果不明显;当用50 mg/L IBA浸泡插穗10 min时,扦插苗的成活率达94.00%,生根数达46.67条,根长达4.52 cm;珍珠岩育苗比腐殖土或混合基质育苗的效果好,扦插苗质量较好,成活率达86.00%,生根数达35.20条,根长达4.80 cm。
董志渊杨斌杨丽英王馨李林玉严世武王克勤李绍平
关键词:金银花扦插生长调节剂基质
一种高海拔地区人工栽培黄花蒿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人工栽培黄花蒿的方法,属农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为:苗床土粒直径<0.2cm,墒宽100cm,高15-20cm,长5-10m;播种时间为2月底-3月上旬,播种量为200克/亩;苗床温度为15℃...
李绍平杨丽英谷安宇王馨李林玉杨斌严世武董志渊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