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宏川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膀胱
  • 4篇前列腺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疗效
  • 3篇根治性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膀胱癌
  • 2篇电刺激
  • 2篇凋亡
  • 2篇阴囊
  • 2篇增生
  • 2篇增殖
  • 2篇肾癌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细胞

机构

  • 17篇大连市第三人...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7篇于宏川
  • 13篇仲伟一
  • 11篇于学炜
  • 9篇张悦
  • 7篇杨阳
  • 4篇韩洪海
  • 2篇刘晓阳
  • 2篇徐奔
  • 2篇包品
  • 2篇于学伟
  • 1篇钟伟一

传媒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两种方法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经尿道手术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对照组(32例,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5年生存情况,分析年龄、性别、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是否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穿孔1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尿道或输尿管吻合口狭窄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6.67%(23/30),与对照组的78.13%(2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不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手术保留膀胱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于宏川仲伟一于学炜
关键词:保留膀胱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外伤性肾动静脉瘘1例
2009年
患者,男,27岁。因被刀刺伤,右腰背部疼痛、出血伴心悸气短1h入院。患者诉右胸部及腹部疼痛,伴心悸气短,留置导尿管有淡血性尿液。体检:神智清,面色苍白,血压80/50mmg(1mmHg=0.133kPa),脉搏120次/min。右背部腋后线第10肋处可见2.5cm刀口,探查刀口入胸腔,出血,全腹压痛,以右上腹为主,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检查:红细胞1.77×10^12/L,血红蛋白71g/L,血小板72×10^9/L。尿常规红细胞1.349×10^12/L,未见白细胞。胸腹部CT示右血气胸,肾筋膜内出血,腹腔内积液。
韩洪海于宏川钟伟一张悦杨阳于学伟
关键词:肾动静脉瘘外伤
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应用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2组,各组49例,对照组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0.74±29.41)min比对照组长,出血量(32.01±3.85)mL比对照组多,但结石清除率(90.54±5.41)%比对照组高,且住院时间(4.85±0.74)d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比对照组的20.41%低(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且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首选该术式治疗.
张悦于学炜于宏川仲伟一杨阳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镜并发症
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随访结果是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结论:对于需要治疗肾囊肿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治疗效果更佳。
于宏川包品杨阳
关键词:肾囊肿腹腔镜传统手术
阴囊特发性钙质沉着症一例
2013年
阴囊钙质沉着症是特发性皮肤钙盐沉着症的一种,临床少见,易误诊,需要病理证实。我科2013年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阴囊特发性钙质沉着症,现报道如下。
于宏川韩洪海杨阳
关键词:钙质沉着症特发性阴囊病理证实术前误诊钙盐沉着症
膀胱癌核磁图像-数据系统评分评估膀胱癌肌层的浸润状态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估膀胱癌的核磁图像-数据系统(VI-RADS)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间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VI-RADS评分准则对3个核磁序列(T2加权图像、弥散加权图像和动态增强图像)进行评分并计算最终分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VI-RADS的诊断能力。通过采取临界值,计算VI-RADS评分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共有1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各VI-RADS评分病灶数为:VI-RADS 1有16例(9.6%),VI-RADS 2有98例(59.0%),VI-RADS 3有18例(10.9%),VI-RADS 4有14例(8.4%),VI-RADS 5有20例(12.1%)。VI-RADS评分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值为0.886(0.825~0.947),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4%(66.5%~89.7%)、90.4%(83.2%~94.9%)和87.3%(84.8%~89.9%)。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VI-RADS评分≥3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I-RADS评分系统能较准确地评估膀胱癌的肌层浸润状态,推荐将该评分应用于常规的术前评估。
于学炜仲伟一张悦于宏川徐奔
关键词:膀胱癌肌层浸润
FERMT1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FERM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qRT-PCR法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人前列腺上皮细胞P69与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145、PC-3中FERMT1的表达量;si-NC、si-FERMT1、pcDNA-NC、pcDNA-FERMT1分别转染入LNCaP细胞,si-FERMT1转染入LNCaP细胞后加入NF-κB活化激活剂TNF-α处理细胞;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D1、MMP2、MMP9、Cleaved-caspase-3、p-p65、p-IκBα蛋白表达量。结果FERMT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量升高,干扰FERMT1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CyclinD1、MMP2、MMP9、p-p65、p-IκBα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FERMT1过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CyclinD1、MMP2、MMP9、p-p65、p-IκBα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NF-κB活化激活剂TNF-α处理细胞后能够逆转干扰FERMT1表达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论干扰FERMT1的表达能够减弱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张悦于学炜彭大振于宏川仲伟一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前列腺癌增殖迁移凋亡
两种不同切缘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切缘保留肾单位手术对小肾癌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住院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小肾癌患者64例,根据切缘厚度分为两组:30例患者切缘1~5 mm(A组),34例患者切缘6~10 mm(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3年复发率、存活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130.1±24.0)min比(152.3±2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术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集合系统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64.71%(22/34)比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后复发率、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厚度的切缘保留均可以达到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1~5 mm切缘并发症少,复发率及病死率不会升高,值得临床推广。
于宏川仲伟一于学炜
关键词: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手术切缘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高危患者,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老年人(>75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32例,观察疗效。结果 32例患者ESWL后行TURP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石无残留,手术时间短,疗效满意。结论 ESWL联合TURP治疗BPH,特别是高龄高危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于宏川于学炜仲伟一
关键词: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女性单纯膀胱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与传统3d疗法(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共212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53例。A组口服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B组口服3d磷霉素氨丁三醇散,C组口服3d头孢克洛,D组口服3d左氧氟沙星治疗。将4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当,但显著优于另2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学炜徐奔仲伟一张悦于宏川
关键词:单剂随机对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