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荭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磁共振T2 mapping在膝骨性关节炎周围肌肉改变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基于磁共振T2 mapping技术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T2值改变,及其与KO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招募38例KOA患者与1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膝关节MRI检查及周围肌肉T2 mapping序列扫描,比较两组间肌肉T2值的差异,同时分析各个肌肉T2值与KO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基于KOA患者膝关节MRI图像,采用膝关节全器官磁共振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评估KOA严重程度,WORMS得分越高,反映结构损伤的严重程度越高。分析各个肌肉T2值与膝关节WORMS相关性;同时关节软骨、骨髓下水肿评分与各肌肉T2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OA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T2值均高于健康志愿者。KOA患者的缝匠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T2值与WORMS总评分(r=0.678、0.674、0.466,P均<0.05)、关节软骨评分(r=0.590、0.672、0.424,P均<0.05)均呈正相关;缝匠肌、股内侧肌T2值与关节面下骨髓水肿呈正相关(r=0.527、0.538,P均<0.05);半膜肌T2值与关节软骨评分呈正相关(r=0.347,P<0.05)。结论磁共振T2 mapping技术可以敏感、定量评估KOA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改变,随着KOA严重程度的增加,部分肌肉T2值升高。骨骼肌T2值可作为反映KOA患者骨骼肌内部结构、成分改变的敏感指标。
- 李军飞王一婧张雪松任聪聪侯子硕赵建崔建岭于荭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肌肉
- 液-液平面在肌肉骨骼病变MR诊断中的价值初探被引量:3
- 2011年
- 在肌肉骨骼系统病变中,液-液平面常发生于动脉瘤样骨囊肿中,曾被认为是其特异性表现。后来发现液-液平面在多种疾病中均可出现。国外仅有少数文献分析良、恶性骨和(或)软组织病变中液-液平面的特征,但结论不一致。笔者主要分析良、恶性病变中液-液平面的特征,试图寻找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征象。
- 于荭崔建岭赵振江孙英彩赵建崔凤珍
- 关键词:MR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肌肉骨骼系统恶性病变特异性表现软组织病变
- 应用T2 mapping成像评价马拉松前后膝关节软骨短中期改变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应用T2 mapping成像评价非专业长跑者马拉松前后膝关节软骨短中期改变。方法招募12名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其中男5名、女7名;年龄21.0~37.0岁,平均(27.5±5.2)岁;体质量指数(BMI)17.6~27.2 kg/m^2,平均(21.9±2.5)kg/m^2。入组受试者平均每周跑步3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约30 min。参加马拉松赛的健康志愿者,24个膝关节在赛前1周、赛后12 h内及2个月时行3.0 T MR扫描。应用T2 mapping成像测量膝关节股骨内髁(MFC)、股骨外髁(LFC)、胫骨内侧平台(MTP)、胫骨外侧平台(LTP)、髌骨(Patella)和滑车(Trochlea)各亚区域软骨的浅层(SZ)、深层(DZ)T2值。赛前与赛后软骨T2值比较选用配对t检验,软骨浅层与深层T2值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2 mapping成像示关节软骨浅层T2值在赛前、赛后12 h内及2个月随访时均高于深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95、10.385、10.102,P均<0.01)。赛后12 h内关节软骨浅层T2值较赛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0,P<0.05);膝关节整体软骨深层T2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832,P>0.05)。赛后12 h内除MTP-DZ外,余软骨T2值均呈降低趋势,其中MFC-DZ与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5)。赛后2个月随访时,2名受试者失访,MTP-SZ、LTP-SZ、LTP-DZ、MFC-DZ、Patella-SZ、Patella-DZ、Trochlea-SZ、Trochlea-DZ亚区软骨T2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57、0.573、0.146、0.510、-0.594、-1.135、-0.812、-0.679,P值均>0.05),LFC-SZ和LFC-DZ与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8、3.147,P值<0.05)。结论T2 mapping成像T2值的变化可以反映马拉松长跑者关节软骨内组织结构的变化过程,在压力作用下,软骨浅层T2值的变化更为显著。膝关节软骨的T2值在跑后2个月可逐渐恢复到跑前水平。
- 陈小帅张平于荭邵书盈马晓晖侯子硕赵建
-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T2MAPPING
- 骨小细胞恶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骨小细胞恶性肿瘤(SCMT)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经病理证实的骨SCMT病人75例,其中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MNHL)25例[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50.0±18.3)岁],骨的浆细胞瘤(PB)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1±12.4)岁]、尤文肉瘤(ES)13例[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17.1±6.7)岁]。分析3种肿瘤病人临床资料、病灶X线摄影或CT特征及MRI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分布。结果3组间年龄、性别、骨质破坏类型、骨皮质破坏类型、膨胀性改变和残留骨嵴、病灶周围水肿、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NHL组及PB组病人的平均年龄均高于ES组,3组男性均多于女性。3组X线及CT特征中,PB组中骨质破坏、骨皮质破坏、膨胀性改变及病变内残留骨嵴征象的占比均高于其余2组;其中PB组病人均可见骨质破坏和骨皮质破坏(100%),且骨质破坏多呈溶骨性改变(90.6%),并以骨皮质缺损多见(84.4%)。3组MRI特征中,ES组出现病灶周围水肿、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的占比均最高,其次为MNH组和PB组。ES组出现软组织肿块的占比高达100%,MNHL组和PB组中出现骨膜反应者仅占5.6%和4.8%。3组发生部位、T2WI信号特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合病人的年龄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鉴别骨SCMT。
- 于荭彭晓娟赵建于宝海崔建岭范娇娇
- 关键词: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尤文肉瘤
- 不同部位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比分析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LB)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5例PNLB患者,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四肢骨组(13例)和躯干骨组(12例)。对两组的患者发病年龄、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大小及包绕骨病变形式、MRI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四肢骨组的患者发病年龄(中位年龄44岁)较躯干骨组(中位年龄54岁)年轻。在四肢骨组中,以单发病变多见(77%),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和混合性破坏为主(各占46%,6/13);在躯干骨组中,骨质破坏类型以溶骨性为主(50%),两组的骨质破坏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以出现软组织肿块多见(72%),但四肢骨组中软组织肿块偏大,呈环绕型生长。MRI信号特点无特异性。结论:四肢骨组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年轻,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和混合性破坏为主,单发病变多见,周围软组织肿块较躯干骨组大,且呈环周包绕性生长。躯干骨组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大,骨质破坏类型以溶骨性为主,周围软组织肿块相对偏小,但也呈环绕型生长。
- 于荭赵建于宝海崔建岭范娇娇赵保根
- 关键词: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四肢骨磁共振成像
- MRI显示液-液平在骨与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统计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液-液平的发生率。通过分析其数量、大小、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及MRI各序列信号特点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0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 于荭
- 关键词:骨肿瘤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良性病变
- 文献传递
- 基于MRI 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且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MRI检查的41例骨肉瘤患者[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22.0±11.0)岁,范围11~49岁]的病历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肿瘤组织坏死率≥90%者纳入疗效好组,<90%者纳入疗效差组。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一期结束后5 d内和完成整个化疗后测量所有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分别记为ADC0、ADC1、ADC2,比较疗效好组和疗效差组ADC间的差异。在化疗一期结束后的DWI(b=1000 s/mm^(2))和ADC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的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随机分组法将数据按6∶4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SMOTE算法对训练集上的数据进行扩充,采用方差阈值、SelectKBest、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采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传统影像学(ADC)及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疗效好组10例、疗效差组31例。2组患者ADC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5±0.05)×10^(-3) mm^(2)/s对(1.05±0.05)×10^(-3) mm^(2)/s,t=1.14,P>0.05];疗效好组的ADC1、ADC2高于疗效差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4±0.10)×10^(-3) mm^(2)/s对(1.10±0.06)×10^(-3) mm^(2)/s,t=-2.92,P<0.05;1.68(1.55,1.85)×10^(-3) mm^(2)/s对(1.33±0.06)×10^(-3) mm^(2)/s,Z=−2.61,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DC1≥1.34×10^(-3) mm^(2)/s时,其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1%,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95%CI:0.629~0.965);当ADC2≥1.51×10^(-3) mm^(2)/s时,其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灵敏度为90%,特�
- 于荭张胜男段丽莎孔蒙娟崔建岭
- 关键词:骨肉瘤弥散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
- 基于MRI T_(2)弛豫时间参数图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膝关节周围肌肉T_(2)值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基于MRI T_(2)弛豫时间参数图分析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膝关节周围肌肉T_(2)值变化特征。方法招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12名为马拉松组,其中男5名,女7名,年龄21~37(27.5±5.4)岁。于马拉松赛前1周、赛后12 h及赛后2个月进行双膝关节MRI检查;招募健康志愿者15名为对照组,其中男5名,女10名,年龄24~27(24.9±1.0)岁,进行双膝MRI检查。应用T_(2)弛豫时间参数图成像序列在后处理平台测量缝匠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半膜肌、腓肠肌内侧头及腓肠肌外侧头的T_(2)值,分析马拉松组赛前与赛后12 h内和赛后2个月及马拉松组赛前与对照组之间各肌肉T_(2)值的差异。结果所有受试者检查期间均未出现膝关节疼痛。常规MRI检查显示,膝关节周围肌肉形态及信号均未见明显异常。与赛前相比,马拉松赛后12 h马拉松组中半膜肌[(34.3±2.8)ms比(35.5±2.5)ms,P=0.008]、腓肠肌内侧头[(34.1±3.4)ms比(37.7±3.1)ms,P<0.001]、腓肠肌外侧头[(35.2±2.9)ms比(37.2±3.9)ms,P=0.011]T_(2)值明显升高;余肌肉T_(2)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赛后2个月随访,半膜肌T_(2)值水平仍高于跑前[(34.3±2.8)ms比(35.4±2.5)ms,P=0.043];腓肠肌内侧头与腓肠肌外侧头T_(2)值与跑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拉松组腓肠肌外侧头的T_(2)值低于对照组[(35.3±3.0)ms比(38.5±4.1)ms,P=0.007];马拉松组余肌肉T_(2)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拉松赛后膝关节周围肌肉的T_(2)值改变是可逆的。T_(2)弛豫时间参数图成像序列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膝关节周围肌肉微观结构的改变。
- 张冉旭于荭张平李聚佳任聪聪赵建
- 关键词:马拉松膝关节肌肉
- 基于CT的影像组学分析在预测和鉴别治疗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 2023年
- 影像组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图像分析方法,能够深度发掘隐藏在医学影像背后的临床信息,近几年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期放化疗后巩固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RP)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预测和鉴别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基于CT的影像组学分析在预测RP和CIP以及二者鉴别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 曹晓辉于荭李万湖
-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
- 腕关节脱位的影像学诊断
- 目的 分析腕关节脱位的分型及其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腕关节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男性52例,女性20例,发病年龄13~65岁,平均年龄35.74岁,右腕30例,左腕42例,桡腕关节脱位8例,背侧脱...
- 张泽坤赵建于荭
- 关键词:腕关节脱位腕骨月骨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