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坤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缺损
  • 16篇颌骨
  • 13篇腓骨
  • 12篇腓骨瓣
  • 12篇骨瓣
  • 12篇骨缺损
  • 11篇颌骨缺损
  • 10篇肿瘤
  • 9篇下颌
  • 8篇下颌骨
  • 7篇上颌
  • 7篇上颌骨
  • 7篇细胞
  • 6篇皮瓣
  • 6篇下颌骨缺损
  • 5篇游离腓骨
  • 5篇术后
  • 5篇颌面
  • 4篇手术
  • 4篇颌面部

机构

  • 38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8篇付坤
  • 30篇何巍
  • 26篇高宁
  • 8篇蔡菁华
  • 7篇李文鹿
  • 7篇谢卫红
  • 5篇李锐
  • 5篇乔永明
  • 4篇李新明
  • 4篇陈浩
  • 3篇文宝红
  • 3篇李峰
  • 3篇张勇
  • 3篇娄卫华
  • 3篇靳利敏
  • 3篇程敬亮
  • 2篇韩新光
  • 2篇王茜
  • 2篇赵军方
  • 2篇孙强

传媒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5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4第八...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3例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病理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ERMS的患者3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年龄9个月~59岁,平均年龄为(12.1±13.9)岁。就诊的主要症状为肿胀、疼痛和麻木。CT表现为低密度影,MRI在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中至高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22例Desmin阳性、23例myogenin阳性、22例Myo D1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57%±19%。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Ki-67指数显著高于无转移组[(63.5±10.96)%∶(53.4±21.5)%,P=0.022]。利用ROC曲线分析Ki-67指数对预测ERMS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颈淋巴结转移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75(P=0.024)。Ki-67指数>55%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5%。结论:头颈部ERMS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CT、MRI结合PET-CT等检查可以指导诊断、治疗、监测复发及转移。组织病理检查是ERMS诊断的金标准,Ki-67指数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
徐卫靖高振杰付坤高宁程龙何巍
关键词: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头颈部病理学特点
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18~5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3D打印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准备,术中应用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并于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体植入术。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24个月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评估,分值越高表示状况越好。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F-36调查显示:躯体角色术前为(72.4±11.7)分,术后6个月[(39.6±11.1)分]下降(t=23.580,P<0.05),术后24个月[(59.8±6.4)分]仍无法恢复到术前水平(t=8.358,P<0.001);术后6个月时躯体疼痛[(53.1±7.7)分]、总体健康[(53.5±7.5)分]、健康变化[(63.9±11.7)分]较术前[(73.0±11.0)分、(73.4±10.4)分和(79.2±3.9)分]下降(t=13.068、13.756、10.880,P值均<0.05),但术后24个月时的分值[(78.8±14.0)分、(80.9±12.6)分和(84.4±4.6)分]均高于术前(t=-2.904、-4.027、-7.586,P值均<0.05),且术后24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241、-16.490、-14.294,P值均<0.001)。UW-QOL调查显示:术后6个月下降的项目是咀嚼[(53.1±6.7)分]、语言[(53.0±7.7)分]和味觉[(62.2±9.9)分],在术后24个月时改善[(67.9±3.9)分、(63.9±2.9)分和(68.4±1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65、-11.675和2.498,P值均<0.001)。结论采用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的骨缺损,能够较好地满足语言和咀嚼功能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高宁付坤蔡菁华何巍
关键词:生命质量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腓骨瓣躯体疼痛骨缺损病例资料
微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术中吻合动、静脉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共进行了5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中共应用微血管吻合器53个。所有的血管吻合均采用端端吻合方式。采用的游离皮瓣类型为腓骨肌皮瓣、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使用最多的微血管吻合器型号直径为2.5mm和3.0mm。结果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局部坏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1例为吻合器内血栓形成,1例为血管吻合器近心端扭转致血液回流不畅,经探查抢救均全部成活。在静脉使用血管吻合器的所有皮瓣中,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1/45)。静脉血管吻合器吻合时间为3~11min,动脉手工缝合时间为12—30min,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血管吻合器是一种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有效替代手工缝合的产品,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能有效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的发生。
付坤高宁李文鹿李锐裴飞谢卫红乔永明何巍
关键词:游离皮瓣头颈部
MR横向弛豫时间成像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评价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2 mapping)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T2 mapping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其中49例为良性肿瘤(良性组),包括29例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亚组)、17例沃辛瘤(沃辛瘤亚组)及2例基底细胞腺瘤和1例神经纤维瘤,24例为恶性肿瘤(恶性组);测量并比较组/亚组间T2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2值鉴别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结果良恶性肿瘤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T2值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AUC为0.69,其诊断敏感度为64.69%,特异度为85.72%。多形性腺瘤亚组、沃辛瘤亚组与恶性组间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9,P<0.01),两两比较示Warthin瘤亚组与恶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其余组/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值鉴别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AUC为0.83,敏感度为79.63%,特异度为94.31%;鉴别沃辛瘤与恶性肿瘤的AUC为0.91,敏感度为93.28%,特异度为89.84%。结论T2 mapping对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沃辛瘤和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
文宝红程敬亮张勇张赞霞闫晨宇李淑健薛康康付坤何巍
关键词:腮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涎腺分泌性癌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涎腺分泌性癌(SCSG)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为SCSG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SCSG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27例患者中,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龄10~69岁,病程3个月至20 a;发生于腮腺者21例,颌下腺2例,颊部2例,上腭及上唇各1例;均为分泌性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Mammaglobin、CK7弥漫强阳性表达,Ki-67阳性率1%~50%;16例行ETS变异基因6(ETV6)基因断裂重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7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后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3例行术后化疗,7例行术后放化疗;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局部复发8例、颈淋巴转移5例、远处转移2例、死亡1例。结论:SCSG最常见于腮腺,常呈良性病变形式;免疫组化及ETV6基因检测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术后放射性粒子植入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高振杰孙晶晶高宁付坤徐卫靖谢卫红何巍
折叠腓骨复合瓣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的序列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下颌骨截断性缺损后采用折叠腓骨复合瓣移植并进行种植体修复的序列治疗。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15例成釉细胞瘤患者接受了折叠腓骨复合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重建手术,并于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修复。复合瓣供区直接严密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5例游离腓骨瓣全部成活,腓骨塑形时间为48—96min,平均(68±11)min,手术总时间为334~523min,平均(398±47) min。术后复查时颞下颌关节区域元压痛,开口度为3.1~3.9cm。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体植入,4~6个月后进行烤瓷冠修复,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恢复下颌骨缺损区的自然弧度、高度及咬合关系。随访1~4年,术区未见明显异常,下肢功能正常。供区13例一期愈合,2例局部少量皮肤坏死后瘢痕愈合。结论应用折叠腓骨复合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给予种植修复,在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及口腔重要生理功能方面都可取得满意效果。
高宁付坤何巍娄卫华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成釉细胞瘤腓骨瓣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根癌的生活质量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77例舌根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the 14-item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questionnaires,OHIP-14)和欧洲肿瘤研制组织制定的头颈部生存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Head and Neck Module, EORTC-QLQ-H&N35)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每组3个时间点的OHIP-14和EORTC-QLQ-H&N35分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OHIP-14调查显示:生理性疼痛在术后3个月时即可得到明显的缓解,术后12个月和术后3个月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6±10.3)分比(39.2±10.6)分,t=-0.812,P=0.948];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在术后3个月时得分最高,术后12个月时依然无法恢复到术前水平;功能限制在术后12个月得分虽然比术后3个月的得分低,但是依然无法恢复至术前水平。EORTC-QLQ-H&N35调查显示:吞咽、语言和饮食在术后3个月时得分较高,在术后12个月时改善明显;牙齿和张口度在术前和术后得分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根癌,能够恢复患者外形、语言和咀嚼功能的基本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宁付坤何巍
关键词:舌肿瘤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生活质量
咳痰诱导法在腭裂术后舌根音发音矫正中的应用
目的在腭裂术后语音不清的患者中运用咳痰诱导法矫正舌根音异常,探讨提高腭裂术后舌根音清晰度的方法。方法进行常规语音训练的基础上,在舌根音训练中加入咳痰诱导法,采用模仿咳痰时舌根与咽喉壁的摩擦感觉诱导患者发音的方法对20例腭...
靳利敏李峰翟英付坤
关键词:腭裂语音训练
文献传递
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辅助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上颌骨缺损八例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在游离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对8例因肿瘤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病例、6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2例行全上颌骨切除,术前均在数字化技术及3D打印技术帮助下将健侧上颌骨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制作3D打印模型.并且精确制作塑形钛网。7例游离腓骨皮瓣修复.1例前臂合并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全上颌骨切除后缺损。结果8例上颌骨缺损病例经6—22个月随访观察,游离腓骨皮瓣全部成活。8例中仅有1例局部复发.其余未见复发情况.其中2例于术后3个月进行种植牙修复。结论借助数字化外科与3D打印技术使得游离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上颌骨缺损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李文鹿乔永明李锐付坤何巍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腓骨皮瓣数字化技术
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种植修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行种植修复的治疗要点.方法 纳入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接受折叠腓骨复合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重建手术的患者15例,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修复,3~4个月后进行烤瓷冠修复.结果 所有患者颞下颌关节区域无压痛,开口度为3.1~3.9 cm,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和吞咽功能无明显异常,锥形束CT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能够正常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均未见明显的种植体周围炎.随访12~48个月种植体全部存留.结论 折叠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行种植修复,可以更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观及口腔重要生理功能.
刘颖蒙付坤何巍
关键词:下颌骨骨缺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