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岭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真菌感染
  • 7篇侵袭性
  • 7篇侵袭性真菌
  • 7篇侵袭性真菌感...
  • 5篇血液
  • 5篇血液病
  • 4篇骨髓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增殖
  • 2篇增殖性
  • 2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化疗后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骨髓增殖
  • 2篇骨髓增殖性肿...
  • 2篇G试验

机构

  • 18篇开滦总医院
  • 5篇唐山市协和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付岭
  • 12篇张涛
  • 12篇刘金梅
  • 9篇郑玉荣
  • 4篇郑丽坤
  • 4篇高坤
  • 3篇张磊
  • 2篇高菊
  • 2篇李莹
  • 2篇马骏驰
  • 2篇成雪
  • 1篇高庆峰
  • 1篇张海玲
  • 1篇张艳敏
  • 1篇卢士红
  • 1篇陈乃耀
  • 1篇朱国玲
  • 1篇李广强
  • 1篇张晴
  • 1篇蒋晓忠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测量ACL与胫骨平台夹角改变对诊断“PCL止点愈合型”ACL断裂的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MRI测量前交叉韧带(ACL)与胫骨平台夹角改变在诊断"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愈合型"ACL断裂中的应用。方法纳入自2014-01—2018-12诊治的22例"PCL止点愈合型"ACL断裂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22例正常膝关节MRI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MRI图像上ACL与胫骨平台的夹角。结果观察组中有16例在首次MRI诊断报告中未提及ACL断裂,6例首次MRI诊断为ACL可疑损伤,假阴性率高达72.7%。观察组ACL与胫骨平台的夹角为(17.3±5.6)°,对照组为(36.2±1.6)°;观察组ACL与胫骨平台夹角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测量ACL与胫骨平台夹角变小提示存在"PCL止点愈合型"ACL断裂,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间接指标。
马骏驰付岭高庆峰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老年肺部炎性疾病伴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干预对老年肺部炎性疾病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营养科收治的老年肺部炎性疾病伴营养不良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EN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及IgA、IgG、IgM)、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营养状态。对照组患者TP、Hb及ALB干预前分别为(56.03±2.81)、(28.53±2.85)和(109.74±10.97)g/L,干预后分别为(56.15±2.82)、(28.92±2.89)和(123.86±12.39)g/L;研究组患者TP、Hb及ALB干预前分别为(56.17±2.82)、(28.57±2.86)和(112.96±11.30)g/L,干预后分别为(59.77±2.99)、(32.47±3.25)和(131.07±13.11)g/L。干预前2组患者TP、ALB及Hb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TP、ALB及H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功能。对照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干预前分别为(1.40±0.14)L、(2.33±0.42)L和(62.11±6.26)%,干预后分别为(1.63±0.18)L、(2.51±0.41)L和(66.93±6.70)%;研究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干预前分别为(1.42±0.12)L、(2.41±0.37)L和(62.48±6.31)%,干预后分别为(1.93±0.27)L、(2.79±0.36)L和(72.54±7.23)%。干预前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指标及炎性指标。干预前,2组患者
纪文哲张涛高坤付岭肖文革
关键词:肺炎营养支持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浆1,3-β-D葡聚糖的影响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浆1,3-β-D葡聚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基础疾病治疗和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此基础上加用卡泊芬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感染控制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能够有效降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缩短感染控制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高坤张涛付岭刘金梅郑玉荣
关键词: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老年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GGM试验联合诊断及经验性治疗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G/GM试验联合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待确诊患者190例,分别单独给予G试验和GM试验检查,并结合G试验组和GM试验给予联合诊断结果,根据诊断金标准评价G/GM试验联合诊断价值.再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给予不同经验性治疗药物,判断治疗效果.结果:G/GM试验联合诊断较二者单独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不同经验性治疗药物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液病患者可采用G/GM试验联合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并选择经验性治疗.
高坤张涛付岭刘金梅郑玉荣
关键词: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G试验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对不同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0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卡泊芬净组(A组)、伏立康唑组(B组)、伊曲康唑组(C组)、两性霉素B组(D组)、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组(E组),每组各40例。对五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A,B,C,D和E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32/40),90.0%(36/40),87.0%(35/40),96.0%38/40)和96.0%(38/40)。E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与A组、C组、D组治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方面较单一用药治疗疗效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付岭张涛刘金梅郑玉荣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
益血生胶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益血生胶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住院收治的80例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是否服用益血生胶囊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4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6个疗程标准CHOP方案化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对症提升细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血生胶囊,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第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周,各抽取外周血2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以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8^+细胞数量、CD4^+/CD8^+值分别为(35.01±11.00)%、(37.09±9.74)%、0.94±0.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3.97±8.65)%、(33.97±8.73)%、0.71±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8^+细胞数量、CD4^+/CD8^+值分别为(23.97±8.65)%、(33.97±8.73)%、0.71±0.30,均低于治疗前的(39.78±11.15)%、(39.06±11.00)%、1.02±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可改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疗效确切。
付岭成雪刘金梅
关键词:益血生胶囊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免疫功能
TYK2、SOCS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TYK2、SOCS7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院患者分为急性白血病(AL)初治组、AL缓解组和正常对照(NC)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和NC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YK2、SOCS7mRNA的表达,及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TYK2在初治AL患者高表达,缓解后表达减低(P<0.05),且阳性病人易患侵袭性真菌感染。SOCS7在初治AL患者低表达,缓解后表达升高(P<0.05),SOCS7表达与侵袭性真菌感染呈负相关。TYK2+组的缓解率为40%(12/30),明显低于TYK2-组(100%,4/4),两组之间有差异(χ2=3.96,P=0.047)。SOCS7+组的缓解率为31%(10/33),明显低于SOCS7-的缓解率为100%(1/1),两组之间有差异(χ2=6.032,P=0.014)。初治TYK2+比TYK2-易患侵袭性真菌感染(χ2=4.073 P=0.044)。SOCS7-比SOCS7+组亦易患侵袭性真菌感染(χ2=4.331 P=0.037)。结论 TYK2的高表达及SOCS7低表达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侵袭性真菌感染有相关性。
刘金梅朱桂梅付岭张涛刘俊敏
关键词:白血病预后侵袭性真菌感染
JAKS及其抑制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金梅张文珍师芳艳张晴高坤张涛付岭郑玉荣高菊
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通过基因检测可早期预测急性白血病化疗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细胞因子研究的热点为JAKS-STATS,其中CIS、SOCS1、SOCS2、SOCS3等的...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肿瘤治疗
大结节骨挫伤误诊为肩袖损伤3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非常多见[1-2],占所有肱骨骨折的50%,其中约30%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大结节损伤[3]。单纯大结节骨挫伤患者X线片检查常无明显异常,然而患者症状比较明显,包括肩关节疼痛,外展受限,外展时疼痛加重等,肩关节查体阳性体征与肩袖(冈上肌)损伤符合。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9-12将大结节骨挫伤误诊为肩袖损伤3例,报道如下。
马骏驰付岭高庆峰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关节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rhTPO和rhIL-11,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恢复的最大值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时间,治疗后恢复至75×109/L和100×109/L所需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与rhIL-11比较,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付岭张涛刘金梅郑玉荣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