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伟洁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大鼠
  • 2篇体外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培养
  • 2篇牵张
  • 2篇合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影像
  • 1篇三维影像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聚合酶...
  • 1篇转录
  • 1篇锥形束CT
  • 1篇腭中缝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仲伟洁
  • 4篇王林
  • 4篇张卫兵
  • 2篇马俊青
  • 2篇严斌
  • 1篇潘永初
  • 1篇赵春洋
  • 1篇杜娟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实现埋伏牙可视化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技术。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7例,采用锥体束颅面CT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将CBCT数据转化成DICOM格式保存。使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系统,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数字牙颌面模型。结果 17例患者CBCT数据经Dolphin软件处理后,均重建出所需牙颌三维数字图像,充分显示埋伏牙的位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实现了埋伏牙充分可视化。结论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可将CBCT信息转化成三维数字模型,快速、简便的实现埋伏牙可视化,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外科开窗助萌操作以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
仲伟洁潘永初张卫兵严斌赵春洋王林
机械张力作用下新生大鼠颅骨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三种同形异构体的表达
仲伟洁张卫兵王林
新生大鼠颅骨缝体外牵张早期NO和NOS的作用初探
第一部分 新生大鼠颅骨缝体外牵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新生SD大鼠颅顶骨骨缝器官培养模型,探讨建立颅骨缝体外牵张模型的意义和可行性。 ...
仲伟洁
关键词:器官培养器官培养NOS器官培养
文献传递
新生大鼠颅骨缝体外牵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建立新生SD大鼠颅骨器官培养模型的方法。方法取1周龄SD大鼠颅顶骨正中矢状缝组织块,大小为8mm×10mm,进行器官培养,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安装螺旋弹簧,实验组施加0.2g(0.00196N)张力,对照组不施力,两组分别于0、1、6、24、48h收获标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作组织形态学的观察。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成骨细胞活动及毛细血管增生,显示牵张模型的骨缝组织呈活跃增生,分化相、成骨区明显,未见组织坏死及细菌感染。结论外源性张力有扩宽骨缝的作用,骨缝器官可在体外培养中成功存活并继续生长、发育。
仲伟洁张卫兵马俊青王林
关键词:器官培养
机械张应力对兔腭中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观察在快速扩张兔腭中缝的扩张期和固定期血管内皮因子 (VEGF)mRNA表达情况。方法 用螺旋分裂基托扩大矫治器 (Haas矫正器 )扩张兔上牙弓 ,每 12h 0 .2 5mm ,共扩张牵引 14d ,分别于即刻 ,第 1、2、3、4、6周取材 ,标本常规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 第 1、2、3、4、6周VEGFmRNA表达量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在实验组VEGFmRNA各组间的变化趋势为随着机械应力快速扩张 ,VEGFmRNA的表达量逐渐上升 ,固定 1周达峰值 ,以后逐渐下降 ,到固定 4周表达水平接近正常。结论 机械牵张力刺激可以导致内源性VEGF生成 。
张卫兵王林仲伟洁马俊青杜娟严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