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丽清

作品数:62 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伤寒
  • 15篇伤寒论
  • 13篇《伤寒论》
  • 10篇当归
  • 10篇当归贝母苦参...
  • 10篇前列腺
  • 10篇前列腺炎
  • 10篇细菌性前列腺...
  • 10篇腺炎
  • 10篇苦参
  • 10篇煎剂
  • 10篇贝母
  • 9篇慢性细菌性
  • 9篇慢性细菌性前...
  • 7篇实验性慢性
  • 6篇代谢组学
  • 6篇教学
  • 5篇代谢
  • 5篇代谢组学研究
  • 5篇中医

机构

  • 53篇山西中医学院
  • 27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山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62篇何丽清
  • 18篇傅延龄
  • 16篇储开博
  • 6篇盖江华
  • 5篇马艳红
  • 4篇刘小河
  • 4篇张瑞卿
  • 4篇李孝波
  • 4篇许凯霞
  • 4篇张林
  • 3篇窦志芳
  • 3篇杨杰
  • 3篇曹峰
  • 3篇郭鑫
  • 2篇门九章
  • 2篇冯丽梅
  • 2篇闫丽
  • 2篇赵小华
  • 1篇倪胜楼
  • 1篇牛小军

传媒

  • 10篇山西中医学院...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光明中医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医杂志
  • 3篇国医论坛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山西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研究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我院《伤寒论》教学模式,注重中医经典的传承被引量:1
2013年
在我院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的整体要求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伤寒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医素质。
何丽清
关键词:伤寒论中医思维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IL-2和IL-8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2、IL-8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前列腺背叶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CBP动物模型。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2、IL-8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各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前列腺IL-2含量均明显升高,IL-8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IL-2含量升高更为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L-8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高IL-2和降低IL-8可能是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何丽清傅延龄马艳红曹峰刘小河
关键词:慢性病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双氢睾酮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双氢睾酮(DHT),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诺氟沙星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10只,制备CBP动物模型。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1667g.ml-1、0.5833g.ml-1和0.2917g.ml-1,诺氟沙星浓度为0.0093g.ml-1。术后第15天起用药,共用药4周。用放免法观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DHT的含量。结果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DHT明显减低。结论降低DHT可能是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何丽清傅延龄张林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双氢睾酮
小青龙汤方证的研究概述被引量:10
2013年
小青龙汤方在现代临床中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近些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小青龙汤证的研究还很有限。目前对小青龙汤证的研究多是病因病机及证候与辨证的理论研究,有临床应用观察分析,有用统计学方法对古今医案进行文献整理;对小青龙汤方证相关性研究刚露端倪,一是现代疾病与小青龙汤证的相关性研究,二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医案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小青龙汤方证相关性研究。
冯丽梅何丽清储开博
关键词:小青龙汤方证
对《伤寒论》霍乱篇388条发热等症状病机的探讨
2008年
目前对《伤寒论》霍乱篇388条中汗出,发热,恶寒等症状的病机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阴盛格阳说和表里同病说。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阴盛格阳说忽略了霍乱的证候特点之一即是霍乱多兼有表证,霍乱兼表是霍乱病的一种常见情况;而表里同病说忽略了张仲景治疗阴盛格阳证时不都是用通脉四逆汤,也有用四逆汤的情况。所以笔者提出应从临床实际出发,临床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见到,但不论是属哪种情况都宜先用四逆汤急复里阳。
何丽清傅延龄
关键词:霍乱病机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组55只,制备CBP动物模型,造模成功5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诺氟沙星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1667g/mL、0.5833g/mL和0.2917g/mL,诺氟沙星浓度为0.0093g/mL。术后第15天起用药,共用药4周。测定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结果:高、中、低切变率时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分别为(3.82±0.09)mPa.s、(4.41±0.30)mPa.s和(10.18±0.97)mPa.s,与诺氟沙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药物在前列腺中的渗透及腺体分泌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当归贝母苦参煎剂的作用机制之一。
何丽清张林
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全血黏度
三焦与内脏血液循环有关被引量:6
2002年
储开博何丽清
关键词:三焦内脏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网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TNF-α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免疫组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诺氟沙星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10只,前列腺背叶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CBP动物模型。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1.67,5.83,2.92 g.kg-1,诺氟沙星剂量为9.3×10-2g.kg-1。术后第15天起用药,连续4周。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TNF-α表达,用RT-PCR法测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各剂量组TNF-α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和mRNA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高剂量组最低。结论: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的产生有关。
何丽清傅延龄马艳红曹峰刘小河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肿瘤坏死因子-Α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小青龙汤证的证本质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各组大鼠尿液代谢物图谱,发现小青龙汤证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图谱经Me-stRec预处理和积分后,所得数据用SIMCA-P+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相应的散点图和载荷图,进行比较后找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肌酸酐、胍基乙酸、三甲胺、牛磺酸、尿囊素等代谢物含量升高(P<0.05),琥珀酸、α-酮戊二酸、乳酸、甘氨酸、甲基烟碱等代谢物含量降低(P<0.05)。结论模型组大鼠尿液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小分子化合物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别,提示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揭示小青龙汤证的证本质。
盖江华何丽清郭鑫
关键词:核磁共振尿液
从经方应用看生姜的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广泛使用了生姜,2部书中共计使用生姜的方有68首,在这些方中生姜主要与桂枝、大枣、半夏、吴茱萸等药配伍,有辛温解表、调和营卫、补益脾胃、温化痰饮、消痞除满、和胃降逆、温通阳气、温散水邪、温里散寒、温通血脉、解毒等多方面的功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何丽清傅延龄
关键词:生姜经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