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源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油气地球化学综合研究
- 油气地球化学是石油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可以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服务。近年来,不断朝着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化和定量化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油气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思路和趋势。柴西北区是柴达木盆地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区,是研究...
- 何国源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球化学生烃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3^1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热力学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31地层普遍发育了很好的碎屑岩,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为了认清柴西北区E31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在岩心观察、显微分析和各种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划分了本区成岩作用序列,并通过热力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存在四次较大规模的成岩作用,第一次是白云石胶结及交代作用,第二次是方解石的胶结与交代作用,第三次是胶结物的溶解,第四次是晚期硬石膏的胶结及交代作用,而油气充注发生在溶解作用之后硬石膏胶结作用之前。另外,压实和压溶作用贯穿整个成岩作用过程。各种成岩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热力学体系下进行的,通过细致的热力学推导,绘制出包含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等矿物相在内的五组分相图,从而得到了成岩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 杜彬彬关平谭彦虎张文涛于红娇何国源
- 关键词:成岩作用方解石硬石膏
-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油源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由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的烃源岩属不纯泥岩,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因此目前对该区烃源岩的认识和评价结果尚存争议,同时,柴西北区的油源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划分出有效的烃源岩,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比直接采用参数的平均值更为科学。据此发现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层位是N12和E23,最重要的生油区域位于小梁山—南翼山—油泉子一带。根据油源对比结果,认为柴西北区的原油并非来自茫崖凹陷,而是来自本区的N12和E23烃源岩,原油以自生自储和短距离的垂向、侧向运移为主,这是因为研究区缺乏油气长距离运移的地质条件;小梁山凹陷及其周缘不管是深层还是浅层,均是本区的一个重要的生油中心;这一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勘探指明方向。
- 何国源谭彦虎关平李元奎张文涛杜彬彬
-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
-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的油气充注成藏途径
- 南翼山浅层已经获得工业性油流,但对于其油气来源尚存争议,原因是其附近存在多个沉积中心,南翼山本身和其南边的油泉子构造又有较好的生烃能力,存在多套烃源岩,如何确定该区的油源和油气的运移路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南翼...
- 何国源关平谭彦虎李元奎
- 关键词:油气勘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柴达木盆地
- 文献传递
- 塔北隆起西部火山岩储集层空间格架的地球物理响应被引量:5
- 2009年
- 玄武岩储集层空间格架具有期次性、韵律性和旋回性。在野外玄武岩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井下岩心和岩屑分析结果,利用玄武岩储集层在测井和地震上的响应特征,精细识别和划分塔北隆起西部玄武岩储集层的空间格架。每个期次底部对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声波时差值小,密度大,深浅侧向电阻率值大且基本重合,向上声波时差值变大,密度减小,电阻率值逐渐变小,反映从下到上岩石的孔隙度逐渐变好,与气孔玄武岩、气孔杏仁玄武岩对应;地震剖面上玄武岩对应的同向轴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内部为平行反射,成层性非常好。流纹岩储集层期次性和韵律性不明显,但可识别出较大的旋回,每个旋回由凝灰岩、流纹岩组成,凝灰岩井段电阻率值减小,密度减小,声波时差值增大,反映了凝灰岩疏松的物性特征,可以作为旋回的界限;地震剖面上流纹岩表现为内部反射杂乱,振幅中等,连续性较差,但旋回清楚。
- 于红娇关平潘文庆田伟何国源
- 关键词:玄武岩流纹岩
-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的油气充注成藏途径被引量:7
- 2009年
- 为了确定南翼山油田浅层(N22)的油气来源和油气的运移路径,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技术和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原理进行运移参数的筛选和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研究区的油气在西北和北北东各有一个注入方向,说明油气主要来自北边的小梁山凹陷,这与油源对比的结果相符。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的示踪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何国源关平谭彦虎李元奎张文涛杜彬彬于红娇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藏地球化学含氮化合物非均质性油气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