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赶年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被引量:4
- 2013年
- 动静脉内瘘具有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能长期反复使用的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道。随着透析质量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再加上压迫止血不当、大量脱水致低血压、血流缓慢、内瘘血流量下降及血液黏度增加等可促进血栓形成,导致内瘘闭塞,是内瘘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
- 谭隆旺贺斌孙寒俞赶年曹礼应余月明
-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血栓溶解疗法导管插入术
- 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观察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1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进行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血管成形术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变化.结果血管成形术后造影显示狭窄血管扩张.术后透析血流量由扩张前(135.41±20.89)mL/min增至(265.37±12.28)mL/min,在血流量为250 mL/min时,静脉压由扩张前的(189.58±12.32)mmHg降至扩张后(100.62±13.76)mmHg;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有重要价值.
- 贺斌孙寒成友华俞赶年谭隆旺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成形术
- 介入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血管栓塞疗法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Ⅱb期~Ⅲb期的宫颈癌患者行介入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后10~15 d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介入治疗后造影显示双侧子宫动脉闭塞,肿瘤染色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27/30).手术中见肿瘤体积缩小,子宫表面苍白,宫旁粘连轻,易剥离,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切片可见大片癌细胞凝固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有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可使癌组织局限,减少术中出血,为中晚期宫颈癌治疗增加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贺斌谭隆旺孙寒成友华俞赶年
- 关键词: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宫颈癌
-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血液透析患者行PTA治疗,比较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时血流量及静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血管扩张、再通,触诊感血管震颤增强。术后第2天透析时血流量升高至200ml/min以上,可完成透析,在血流量为250ml/min时静脉压下降为(110.62±15.71)mmHg;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发生再狭窄,再次行PTA后血流量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可选择适宜的患者采用。
- 谭隆旺贺斌成友华孙寒俞赶年郑霞刘力曹礼应余月明和卫梅孟熙张勇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经皮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
- 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14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中,11例行子宫动脉介入灌注甲氨蝶呤及明胶海绵栓塞术,3例清宫术中大出血行明胶海绵栓塞术,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7天血β-HCG明显下降,8例患者要求尽快清除妊娠物,于术后7天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均小于50ml,6例未行清宫,自行排出,3例大出血患者立即止血,全部患者2~3个月后恢复月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疗效确切,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 成友华贺斌谭隆旺孙寒俞赶年
- 关键词:子宫动脉疤痕妊娠介入治疗
- 能谱CT扫描定量分析在鉴别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双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DESCT)定量分析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炎性肿块定量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1例(86例NSCLC和25例炎性肿块)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接受DESCT模式的能谱平扫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ESCT测量70 keV单色图像在肿块中心和周围区域的CT值变化。结果:在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和静脉期(venous phase,VP)期间,炎性肿块组中心区域的CT值、λHU均显著高于NSCLC组(P<0.05)。NIC和λHU在鉴别NSCLC和炎性肿块方面具有中等到较高的性能。结论:双能谱CT所获得的NIC和光谱衰减曲线的λHU可作为鉴别NSCLC和炎性肿块的有价值参数。
- 郑继坤杨云辉郏立志俞赶年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肉芽肿浆细胞
- 多层螺旋CT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取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胡桃夹综合征阴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左肾静脉的多层螺旋CT图像表现及伴随征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腹主动脉(AA)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的夹角以及二者间夹角至左肾静脉(LRV)中心层面间的距离,比较LRV受压处的横截面积(C1)、近肾端最宽处的横截面积(C2)及C2与C1的比值.结果 34例研究组患者中,所有患者的左肾静脉均呈“漏斗样”病变,左肾增大患者3例,左肾灌注慢患者4例,侧支循环建立后呈V型扩张者9例;研究组患者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夹角、二者夹角处至左肾静脉中心层面的距离以及左肾静脉受压处的横截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左肾静脉近肾端最宽处横截面面积及其与左肾静脉受压处的横截面积之比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患者左肾静脉的走行及征象,其图像重建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对异常部位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降低对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误诊、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俞赶年
-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多层螺旋CT胡桃夹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