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旭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体育运动疗法被引量:2
- 2008年
- 选择适应的体育运动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对于各种由精神因素引发的高级神经过度紧张、障碍、紊乱造成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在运动中放松身心,消除紧张心理,宣泄不良情绪,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促进身体的健康,恢复生理机能,获得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互促进的良性反馈。
- 傅旭东杨建国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
- 青年颈椎病的运动康复治疗被引量:5
- 2008年
- 近年来颈椎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青年人患颈椎病有增多趋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发病原因大多与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等原因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颈部肌肉群紧张,引起颈椎病理性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出现颈部症状,以颈后肩背部酸疼不适,伸屈及旋转受限为主,可见单侧或双侧上肢发麻疼痛,头晕、恶心等症状较少,但也有报道可伴头昏、头痛.
- 傅旭东杨建国
- 关键词:颈椎病运动康复
- 优化大学体育课点名法的构想与实践
- 2007年
- 针对传统点名法的弊病,设计大学体育课优化点名法,在定点队列编排基础上,实行优化改革的多种点名法,配以形式的生动活泼性,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的平等交流,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组织纪律性、责任感、课堂参与意识等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活动效率等积极作用。结论:优化点名法赋予体育教学寓教于乐的真实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 傅旭东
- 关键词:体育课
- 远红外电热磁中药导入法在治疗运动性疲劳与损伤中的运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现代医学认为肌紧张和肌疼痛,不属于运动损伤,而是骨骼肌疲劳的一种表现,但存在肌肉水肿、炎症及肌肉厚度的变化。国内外大量文献论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成果,其中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运用最为突出,尤其中医辨证调控消除运动性疲劳疗效显著。但中医内服药常用的补肾补气等滋补中药内服,有可能在兴奋剂尿检时出现可疑阳性.故内服滋补强力药等属慎用药。
- 傅旭东
-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运动性损伤远红外线中药外用
- 强力指推法治疗疲劳性胫骨骨膜炎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以运用强力指推法快速、有效地治疗疲劳性胫骨骨膜炎为目的.采用拇指指腹强力指推法沿患者踝关节内侧胫骨下端向上强力指推,止于小腿前内侧胫骨上端,反复推2~3次.术后配合中药、物理疗法及调整运动量进行调治.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观察治疗后7天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出了各年龄组间疗效比较P>0.05,无差异;不同病程组间疗效比较P<0.05,病程短的疗效较好;不同性别组间疗效比较P<0.05,男性疗效较女性好的临床结果.总结出强力指推法治疗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治疗机理针对性强,疗程短,见效快.治疗手法技能易掌握,疗法简便易行,治疗过程安全性高,无须特别护理,疗后无需停训,易于推广应用的结论.
- 傅旭东
- 关键词:胫骨骨膜炎推拿康复
- 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下肢运动性疲劳与损伤32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法对下肢运动性疲劳与损伤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26例(81.25%),显效5例(15.62%),好转1例(3.13%),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16例(50%),显效10例(31.25%),好转6例(18.75%),无效0例;组间差别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法在不需医护条件下安全治疗,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很适合专业运动员与体育爱好者的运动护理需求,对专业运动训练获得人体运动生理超量恢复这一核心目的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 傅旭东
-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中药外用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