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楠楠
- 作品数:2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YY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YY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35例肺癌组织以及62例配对癌旁组织中YY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在肺癌细胞系转染YY1过表达质粒及对照质粒。噻唑蓝(MTT)分别检测对照组和YY1过表达组在24、48及72 h时A549和H1299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YY1过表达对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5.80±0.58)相比,YY1 mRNA在肺癌组织(5.07±0.58)中表达下调(P<0.01),且YY1 mRNA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Y1过表达组H1299细胞增殖能力在48 h和72 h均低于对照组(P<0.01),A549细胞在72 h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转染过表达YY1质粒后,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YY1在肺癌组织中低表达,上调YY1的表达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王玉刘奔曲金力俞晓冯楠楠钱碧云
- 关键词:肿瘤侵润A549细胞H1299细胞
- XRCC1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致接触工人染色体损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基因多态性在丁二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方法(CB-MN)评价166名丁二烯接触工人和41名正常人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王琪谭红汕王爱红叶云杰冯楠楠冯晓青郑玉新夏昭林
- 关键词:丁二烯染色体损伤DNA损伤修复基因
- 1,3-丁二烯致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易感性与CYP2E1和GSTs基因多态性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2E1和GSTs的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方法(CBMN)评价166名丁二烯接触工人和41名对照组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PCR-RFLP测CYP2E1c1c2基因多态,PCR法测GSTT1和GSTM1缺失情况。[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的微核发生率分别为(3.23±2.49)‰和(1.22±1.1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CYP2E1c1c2/c2c2基因型和GSTM1非缺失型与染色体损伤相关(分别为χ2=14.39,P<0.01和χ2=4.23,P<0.05)。没有发现年龄、工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结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数可以作为1,3-丁二烯接触早期健康损害的指标。CYP2E1c1c2/c2c2基因型、GSTM1非缺失型与1,3-丁二烯诱导的染色体损伤有关。
- 谭红汕王琪王爱红冯楠楠叶云杰冯晓青郑玉新夏昭林
- 关键词:1,3-丁二烯染色体损伤
- CLEC3B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 目的:探讨CLEC3B(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3,memberB)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LEC3B mRNA在126对...
- 冯楠楠石欧敏林虹燕俞晓张硕钱碧云郑志杰
- 关键词:肺癌基因表达甲基化
- 文献传递
- 1,3-丁二烯接触工人染色体损伤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 目的 探讨代谢酶基因CYP2E1和GSTs的基因多态性与丁二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核评价166名丁二烯接触工人和41名健康对照染色体损伤水平;PCR-RFLP测接触组工人CYP2E1 c1...
- 谭红汕王琪王爱红冯楠楠叶云杰冯晓青郑玉新夏昭林
- 关键词:1,3-丁二烯染色体损伤CYP2E1GSTS
- 非小细胞肺癌中CDO1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 目的:DNA甲基化可通过多种形式发挥调控功能,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甲基化基因,筛选出与N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甲基化基因,结合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
- 冯楠楠
- 关键词:肺癌甲基化
- XRCC1和APE1基因多态性对氯乙烯致染色体损伤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探讨XRCC1和APE1基因多态性在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所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山东省某工厂317名VC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染色体损伤的效应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创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CRS-RFLP)法对VC接触工人的XRCC1和APE1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各基因多态位点及XRCC1单倍型与染色体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野生纯合型比较,XRCC1 (-77C/T,Arg 194Trp,Arg280His,Arg399Gln)突变型携带者微核率明显升高,FR值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FR=1.21,95%CI:1.05~1.39,P<0.05;FR=1.14,95%CI:1.00~1.38,P<0.05;FR=1.26,95%CI:1.11~1.44,P<0.05; FR=1.23,95%CI:1.08~1.46; P<0.05).APE1 Asp148Glu基因多态与微核率无明显相关性.XRCC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CTAA/CTAA和CCAA/CTAA双体型的个体微核率较TCGG/TCGG野生双体型明显升高,FR值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FR=1.19,95%CI:1.02~1.32,P<0.05和FR=1.41,95%CI:1.02~1.87,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XRCC1(-77C/T、Arg 194Trp、Arg280His、Arg399Gln)基因多态与VC累积接触剂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在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下(PC-TWA:10mg/m3),VC仍可对遗传物质造成损伤;XRCC1和APE1基因多态与VC致染色体损伤有关.
- 王金玮徐晓文王琪张放孙原谭红汕冯楠楠周莉芳叶云杰程学美邵华夏昭林
- 关键词:氯乙烯染色体DNA损伤修复基因疾病遗传易感性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肺癌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有大量遗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生相关,这些遗传位点广泛分布于蛋白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该文阐述了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其相关的Meta分析中发现的与肺癌易感性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及非编码RNA中与肺癌易感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 王若阳冯楠楠林虹燕钱碧云
- 关键词:肺癌遗传易感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 右旋柠檬烯在制备治疗非吸烟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右旋柠檬烯在制备治疗非吸烟肺癌药物中的应用。右旋柠檬烯可以降低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减少非吸烟肺癌的成瘤个数,从而对非吸烟肺癌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此外,右旋柠檬烯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降低非吸烟肺癌细胞的转移...
- 钱碧云邓晓蓓冯楠楠张晓红叶晓飞李雪俞晓王玉林虹燕林玉兰钱颖张硕张维拓黄亨烨马荣钠
- 文献传递
- 混苯接触工人遗传损伤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混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状况及其与代谢酶基因CYP2E1和NQO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评价461名混苯作业工人和88名对照组工人的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CYP2E1 Pst和NQO1609基因多态性。[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12±1.87)‰和(1.19±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NQO1609野生纯合者(CC)为染色体损伤的易感人群。年龄增长是微核率增加的危险因素,未发现性别、吸烟、饮酒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结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数可以作为苯接触早期健康损害的指标。混苯中甲苯和二甲苯可能不是导致遗传损伤的主要物质。混苯接触诱导的染色体损伤与NQO1609位点多态有关。
- 叶云杰吕建萍周莉芳张静冯楠楠贺金奖孙原孙品程周祥夏昭林
- 关键词:微核率基因多态性